【我们都是追梦人】麦热姆妮萨:让艾德莱斯绸带动更多人脱贫

    □记者/李道忠

    4月初,记者一走进和田市吉亚乡克尔帕买里村,就听到阵阵隆隆的机器声从一处农家小院中传来。打听后得知,那里就是麦热姆妮萨·麦麦提艾力生产艾德莱斯绸的阔尔柯木农民专业合作社。

    阔尔柯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麦热姆妮萨今年26岁,从事艾德莱斯绸加工已经4年了。自2015年合作社创办以来,生意一直不错。这里生产的艾德莱斯绸除了满足和田本地市场的需求外,还源源不断地销往喀什、阿克苏、伊宁等地。

    地毯、丝绸和玉石被称为“和田三宝”。和田丝绸说的就是艾德莱斯绸,可用来制作裙子、上衣、帽子、手包等,传统的艾德莱斯绸制作工艺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亚乡被称为“艾德莱斯之乡”,在这里,对艾德莱斯绸进行生产和再加工的企业、合作社有很多家。阔尔柯木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之初只有一台机器,如今已增加到十几台,生产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目前,除了一间180平方米的织绸车间外,合作社还有自己的印染车间和展销厅。

    “这款丝绸适合做连衣裙,卖得最好!”麦热姆妮萨指着展销厅里一款红色带有兔耳纹的丝绸告诉记者,当地老百姓在参加宴席或走亲访友时,很喜欢把艾德莱斯绸作为礼品,因此市场需求很大。

    创办合作社,麦热姆妮萨不仅提高了自己家的收入,还帮助村里许多家庭实现了稳定就业。“在这儿上班,我每个月有2000多元工资,比种地强多了!”在合作社工作了两年的村民奥古丽尼莎·吐尔逊尼亚孜说。如今,有16名村民在合作社里务工,其中14人来自贫困家庭。他们已成了能工巧匠。

    在麦热姆妮萨的努力下,近年来合作社在市场中闯出了名气。新疆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时,奖牌挂带用的绸布就是由阔尔柯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过去,合作社只能生产60余种产品,经过不断摸索,目前已增加至120多种。

    “我要不断学习,生产出顾客喜爱的产品,让更多人喜欢上艾德莱斯绸,帮助更多村民脱贫增收!”麦热姆妮萨满怀信心地说。

    ■编辑点评

    新疆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很多县市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更需要发扬光大,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品牌。当艾德莱斯绸制作工艺和当下的市场需求很好地衔接起来后,这项“非遗”就成了老百姓增加收入的绝佳途径。在脱贫攻坚中,我们需要刻苦钻研技能、靠技能实现稳定就业的农民,更需要像麦热姆妮萨这样懂市场、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的农民。

时间:2019-05-02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