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勤快,生活就会好起来
莫延兰

杨清旺和杨菊芳翻看老照片,共同回忆过去的时光。

    “现在我们村可比以前好多了!”1996年,杨清旺刚到乌尔禾区查干草村的时候,村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栋土坯房子,没有一条柏油马路。“现在你们看,我们村规划得多好,条条大路又直又通,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家家户户都是抗震安居房。我老家的亲戚到这里来,都说这里好。”

    1992年,杨清旺只身来到新疆打工、生活。他到过石河子、奎屯等地,最终落户乌尔禾区,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新疆人。

    落户乌尔禾区后,杨清旺家分到了耕地、宅院,建起了抗震安居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自己也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村里的种植大户、科技带头人。他说:“只要勤快,生活就会好起来。”

    这比老家好

    1996年,杨清旺在新疆打工4年后,第一次来到乌尔禾区,在艾里克湖帮一家造纸厂收割芦苇。

    杨清旺是甘肃会宁人。“我们老家太苦了,是全国最缺水的地方。那个时候,我们在老家吃水,必须要走四五公里路,才能挑上一担浑浊的水回家。”因为生活太苦,杨清旺只能选择外出打工。

    1992年,刚刚20出头的杨清旺来到了新疆石河子,给人打土块盖房子。他说:“我没有什么文化,干不了别的活,但是我有力气,我相信,只要有力气能干活,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虽然收入不高,但他还是把每月攒下来的钱全部寄回老家,给自己的妻子杨菊芳。

    那时候,他们的大儿子刚满两岁,小儿子才一岁。杨菊芳一边担心杨清旺在新疆的生活,盼着能早点和他团聚,一边又担心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无人照料,只能在一年里仅有的几次通信中,嘱咐杨清旺,一定要好好照顾身体。

    1996年,杨清旺在艾里克湖收割芦苇。那时,他就住在湖旁的一个土坯房子里。房子里没有床,他又舍不得花钱买,就睡在芦苇草上。

    1998年,杨清旺的两个孩子逐渐长大了,在杨菊芳的恳求下,杨清旺终于第一次带着杨菊芳和两个孩子,一起来到艾里克湖。

    杨菊芳说:“那时候,很多地方连公路都不通,我们到艾里克湖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我们两个人,就一边走一边歇。当时,我们身上背着一个大大的白色塑料桶,里面装满了水,可还没到艾里克湖,水就已经喝完了。一路上很少见到行人,我们就在路边的水沟里舀水喝。可就是这样,全家人都觉得特别幸福。大儿子还说,这里的水好清、好多呀,比我们老家水好。就冲着这一点,我愿意在这里生活。”

    这里人真好

    杨清旺一家在艾里克湖安下了家。没多久,他又到查干草村去打工了。

    在查干草村,他帮村民打土块盖房子,杨菊芳和孩子们依然留在艾里克湖。

    “那时候人少,周围没有什么居民,来来去去的只是牧民,到了晚上甚至还能听到狼叫。我真害怕,盼着早点到查干草村去,可杨清旺却不愿意。”杨菊芳说。

    其实不是杨清旺不愿意,只是他想给母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在查干草村时,杨清旺一边帮人拆房子、打土块,一边四处捡拾别人不要的废旧砖块建房子。

    当时,查干草村的一个好心人见杨清旺不容易,又没个落脚的地方,就把自己的一套废弃的土坯房子送给他住。老房子一共两间,外面一间是一家人的“客厅”,里面一间卧室,“客厅”眼看快塌了,卧室也不是很结实,房子里面什么家具都没有,杨清旺只能找来几个水泥袋铺在地上当床。

    当杨菊芳带着两个孩子来到查干草村后,村里的人纷纷来看望他们,“很多好心人给我们送来了床和一些生活用品,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筐鸡蛋。在老家的时候,就算有亲戚给你送鸡蛋,也就是送几个,但我真没想到,村民会给我们送来一筐鸡蛋。”

    就这样,一家人在查干草村安下了家,靠着四处捡拾的砖块,建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家。

    想过好日子

    就要下苦功夫

    2003年,杨清旺全家落户到了查干草村。在此后几年里,杨菊芳为了照顾会宁老家的老人,带着孩子往返老家好几趟,并最终在2008年全家在查干草村安了家。

    在会宁的时候,杨清旺一家就是自己种庄稼。刚到乌尔禾时,种庄稼的农民并不多,大部分都以放牧为生,很多土地都荒了。杨清旺一家就把荒掉的土地一点一点地开垦出来。

    杨清旺说:“种地最讲究的就是播种、浇水、施肥,特别是浇水,地里的水不能浇多,也不能浇少,而且要浇得均匀,不能浪费,如果水没有浇好,当年的庄稼一定养不好。”

    浇水都是季节性的,每年只要水闸一开,就意味着到了杨清旺一家最忙碌的时候。从浇水开始,他和杨菊芳就要没日没夜地一直在地里看着,“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有时候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前,才能吃上一顿饭。”杨菊芳说。

    很多次太累了,杨清旺和杨菊芳站着都能睡着。有一次,杨菊芳实在太累了,把铁锹翻了个个,坐在铁锹上就睡着了。等她醒来一看,水已经浇到了她眼前,眼看地快被泡了,杨菊芳伤心得恨不能哭一场。

    “这些年,农民的条件好多了,我们家里买了播种机,不再像以前一样人工播种,但即便这样,也还是要下很多力气。就算用播种机播种,也要有人看着,不能让播种机后面的滚筒被大土块卡住,所以每次播种的时候,杨清旺就开车,我就一直跟在播种机的后面砸土块。”讲到这,杨菊芳有些哽咽地感慨道,“种地就要吃苦,好在我们肯吃苦,现在日子才越来越好。”

    成了科技带头人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如今杨清旺和杨菊芳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杨清旺也靠着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

    2008年,杨清旺带头在查干草村使用推广高密度栽培地膜棉花,并采用测方施肥的新技术,当年就获得了成功。全村农民看到这种新的种植法高产、稳产,纷纷向他学习,使这项技术迅速推广。

    2012年,杨清旺又带头引进种植不同品种的花生和西瓜、甜瓜,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使每亩农作物的纯收入达到1730元。2013年,他又紧跟市场,引进种植黑花生、紫山药、黑土豆、紫红薯4种黑色蔬菜共一百多亩,效益良好。

    “现在农民要想发家致富,不光要靠能吃苦,还要靠科技,只有掌握了科学技术,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杨清旺说。

    从10年前开始,乌尔禾区每年都会邀请农业院校专家到乌尔禾区开办“科技之冬”讲座,利用农民冬天农闲的时间,给大家讲解种植技术。“这些年下来,我学的技术越来越多,虽然算不上专家,至少也算附近有名的种植能手了。”杨清旺骄傲地说。

    2017年,杨清旺响应国家号召,带领10户种植户与村集体一起成立了阿拉德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了村集体+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发展的目标。为保证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杨清旺经常深入农户家中,传授各类种植技术,并发挥科技示范户的作用,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这一年,他被授予乌尔禾镇“先进个人”称号。

    去年,按照乌尔禾区委、区政府关于发展庭院经济的号召,杨清旺又主动带头发展庭院经济,利用家中庭院种植葫芦瓜、西瓜、白兰瓜等绿色有机蔬果,他不但对接销售渠道,搞订单式种植,还一砖一瓦地把小院打造成观光采摘园。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一年,杨清旺有了13万元的纯收入,有了他的示范,全村农牧民都跟着搞庭院经济,一起增收致富。

    为了让大家共同致富,杨清旺不光提供种植思路,还给大家提供设备。在春播、收获的时节,许多村民都会找他帮忙,杨清旺只要忙完手头上的农活,都会无私地向大家出借农机设备,甚至亲自上阵帮村民播种。“当年我们一家刚到查干草村靠的是大家的帮助,现在我帮大家,都是应该的。”杨清旺说。

    如今,杨清旺依旧和以前一样,每年4月到10月期间,每天早上天刚亮出门,晚上天擦黑回家,直到地里的最后一拨作物被收割。

    “说辛苦肯定辛苦。种地就是这样,只有勤快才能有好收成。”杨清旺说:“现在日子越来越好,我相信,有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今后的生活一定会更好。”杨清旺说。

 

时间:2019-03-0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