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工程赞
唐跃培

充满现代感的高楼倒影在克拉玛依河中,如梦似幻。 本报记者 戴旭虎 摄

    公元一九五五年,神州西北,石破天惊;黑油山下,油流雷鸣。新中国诞生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举世闻名!其后春秋四十二度,油城一日千里;准噶尔满盆油气,克拉玛依希望无限。然虽有远航之志,奈无载舟之水;虽有飞腾之势,状若浅滩之龙;虽有参天之愿,苦无润根之泉。真可谓:干旱如拦路之虎,油城若岸上之鱼。

    世纪之末,决策者运筹帷幄;茫茫荒原,石油人再展神威。风餐露宿,戈壁开流泉明渠;众志成城,荒山凿行水隧洞。于是,四百六十五公里外之清流,穿山越野,滚滚而来;于是,几代石油人之梦想,艰难追寻,终于成真。时在公元二OOO年八月八日。

    从此以降,克拉玛依舟入平湖,征帆高挂;龙归大海,浪涌波兴;树饮甘泉,花红果香。昔日,石油英雄已将戈壁变油城;而今,石油英雄又使荒漠化绿洲。伟业壮举,并世无双;人定胜天,于斯应验。赞曰:

    西北明珠,戈壁新城

    旱魔拦路,举步维艰

    石油英雄,神威再显

    开天劈地,敢为人先

    清流千里,动地而来

    人工天河,大略雄才

    人定胜天,伟哉壮哉

    巧夺天工,奇哉美哉

    戈壁江南,荒漠绿洲

    虹桥卧波,树掩琼楼

    蛟龙入海,激流轻舟

    功在当代,泽被千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世世代代,矢志不忘

    精神永继,再创辉煌

    佑我油城,万世隆昌

1955年,油田建设初期,人们用水都是用骆驼从中拐苇湖拉运。 (资料图)

1997年8月,中铁十三局在组织开挖西干渠工程二号隧洞出口段。 (资料图)

1997年5月,施工人员在西干渠渠道上修渠道边坡。 本报记者 陈晞 摄

1998年6月,永升公司在西干渠工程段进行条石和六角砖的衬砌。 (资料图)

克拉玛依河最东端的九龙潭景区夜景。 本报首席记者 闵勇 摄

克拉玛依河中心景区激光音乐喷泉旁游客如织。 本报首席记者 闵勇 摄

克拉玛依河同心桥夜景。 本报记者 努尔买买提·艾山 摄

克拉玛依河宛如一条绿色绸带,飘扬在克拉玛依市市区。 本报记者 崔文娟 摄

 

时间:2019-08-0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