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玛湖凹砾岩十亿吨级特大型油田发现纪实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砾岩十亿吨级特大型油田发现纪实
立足大凹陷 寻找大油田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十亿吨级特大型油田发现系列纪实之二
刘亚峰

 2018年11月14日,在玛湖油田MaHW1344井平台上,90008钻井队的一名钻工正在用蒸汽解冻钻井设备。本报记者 崔文娟 摄

 

    1993年9月25日,有两件事记入了这一天的历史当中——

    一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二是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中国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发现了亿吨级油气田。

    这亿吨级油气田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石西含油构造”,二是“玛湖含油构造”。

    幸亏有一个“石西含油构造”,幸亏这时的玛湖只是这亿吨级油气田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不是全部,否则,克拉玛依人可能要尴尬二十来年——

    石西很快成为了一座年产百万吨的大油田,而玛湖……

 

    

    事业的进展,一帆风顺的景象难得一见。

    这往往是事后的回顾与总结才能得出的结论,置身于事业发展之中的人们,一定只会为事业而奋斗,并憧憬着成功。

    新疆石油管理局趁热打铁——

    1993年,在当时已经被称做“玛2井区”的区域内部署了两口评价井——玛6井和玛7井。

    在部署这两口井的过程中,新疆石油局决策层的意见高度一致:“如果玛6井和玛7井能得手,将可能是又一个彩南油田。”

    彩南油田是1991年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是中国第一个年产百万吨的沙漠整装油田。整个20世纪90年代,彩南油田成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形象代言人”。不单是克拉玛依,其他油田在追求新发现的过程中,也都将彩南作为旗帜和标杆。

    开钻的当年,玛6井就在三叠系百口泉组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玛6井区块百口泉组油藏。

    玛6井是向西打的一口战略侦察井。它的出油,预示着玛湖地区乃至西北缘斜坡带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整个玛2井区将被扩大。

    但是,在西北缘斜坡区勘探史上,玛6井也成为了一个灿烂而又沉重的顿号——

    乘着玛6井的好势头,新疆石油管理局又外甩部署了玛7井、玛9井、玛11井。但是这几口井相续失利。

    也许是小挫折吧?调整一下思路应该会有斩获。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疆石油人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中浅层的侏罗系不断取得规模性的发现,盆地掀起侏罗系勘探热潮。

    于是,玛湖凹陷斜坡区主攻层系也转为了侏罗系。相继部署实施了玛8井、玛10井和玛12井。

    但是,这些努力均未获成功。

    也许,玛湖构造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时的克拉玛依人脸上还僵着一丝尴尬的微笑——那就立足玛6井和玛2井区,把三叠系的开发工作做好。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在随后的试采中,玛6井的产量低到了找不到原始记录,丝毫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

    玛6井西边的玛7井也没有出油。而且玛2井区越向西越复杂,产量也越低。

    1995年1月,新疆石油局编制的《玛北油田二叠系乌尔禾组、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探明储量报告》通过国家储委批准,探明含油面积为59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4378万吨,溶解气地质储量8.9亿立方米,原油可采储量677.6万吨——这在油气勘探领域中,是一组不怎么起眼的数据。

    不过,苍蝇也是肉啊!毕竟有着六百多万吨的可采储量,得想办法开采上来。

    可是,通过全面的油藏描述研究,玛湖地区被确认为低孔隙、低渗透、非均质、水敏性强的低幅度构造岩性油藏——这属于先天不足的油藏。

    怎么才能把油有效益地开采出来?这成了摆在克拉玛依石油人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玛北油田开发概念设计》研究报告本来应该是做“怎样开发玛北油田工作”的。可是,开发科技人员通过对玛北油田的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油层埋藏深、特低渗透,油井产量不高,开发投资大,风险也很大。

    也就是说,玛北油田就像先天智障的孩子,现有的医疗技术还无法使这只折了翅的小鸟翱翔蓝天。

    所以,进行开发概念设计之后的实际结果是:在目前工艺技术条件下,开发玛北油田是无效益的。决策部门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议。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明智的举措避免了十多亿元的低效投入。

    从1994年起,“第一次玛湖战役”宣告基本结束,“玛湖”这个名字渐渐离开了公众的视野。这一沉寂,就是十几年。

 

    三

    本文的主角是玛湖凹陷斜坡区,本文的主题是玛湖凹陷斜坡区的勘探历程。但是,在整个准噶尔盆地当中,玛湖凹陷斜坡区只是一个局部,其勘探历程是融在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历程当中的。

    这是我们今天回顾玛湖凹陷斜坡区勘探的大背景。

    不知是历史的幽默还是担当大任之前的磨砺,玛湖勘探最“走背字儿”的阶段,恰恰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非常辉煌的阶段——

    从1995年起,新疆石油管理局将勘探重点转向盆地腹部和南缘。

    在后来十几年的时间里,在腹部地区相继发现并成功开发了石西油田、石南油田、陆梁油田、莫北油田、莫索湾气田、克拉美丽气田。盆地南缘也闪亮登场:呼图壁气田、卡因迪克油田、玛河气田相继被发现并迅速投入开发。

    于是,在离开玛湖凹陷斜坡区的日子里,克拉玛依腾飞了——

    2002年,克拉玛依油田生产原油1010万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田。

    如果我们以宏观的视野来看待改革开放后新疆油田的健康发展,在科学上最根本的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逐步形成的勘探战略方针——“胸怀大气度,敢冒大风险,立足大凹陷,寻找大油田”。

    新疆油田之所以能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百多万吨原油产量持续快速地上升到2002年的千万吨以上的原油产量,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油气勘探工作中始终遵循着这个战略方针。

    这个战略方针的制定,是新疆石油人基于对准噶尔盆地油藏性质的科学分析而得出的。它在大多数实践中得到了迅速验证,比如上文所述的彩南、石西等油田。但它也不因玛湖凹陷斜坡区勘探工作的暂时失利而改变。所谓战略定力,理当如此表现。

 

    四

    如果把所获成果比作一个圆,那么,随着圆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周长也在不断加长。相应的,所接触到的圆之外的区域——未知领域也在增加。

    这就是科技工作者逃脱不了的辩证法。

    尽管准噶尔盆地获得了上述重要发现,但勘探形势依然严峻——

    岩性油气藏勘探虽屡有发现,但这种类型的油气藏的系统性研究才刚刚起步,探索之路充满艰辛;盆地腹部深层和山前构造虽苗头不断,但技术储备和勘探投资不足,短期内又难以突破。

    那么,突破点在哪里?如何缓解油田上产储量不足的矛盾呢?

    “思想大解放,科技大联合,寻求大发现!”2005年,新疆油田公司(中石油改革后行使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管理的单位)勘探工作会议提出了“大勘探”的要求。

    一面是严峻的勘探形势,一面是新技术的不断进步,酝酿已久的“西北缘精细勘探”构想的实施时机成熟了。

    短短3个月,《关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加快精细勘探步伐的报告》一路绿灯,通过了新疆油田公司和中石油股份公司审查。

    股份公司要求,克拉玛依要集中3至4年的时间,在西北缘集中探明3至4亿吨储量。

    西北缘,一个由断裂带和斜坡区组成的油气富集区,从哪里要油?断裂带还是斜坡区?

    “首选克—百断裂带上盘断阶中的石炭系油层作为主攻目标,同时深入拓展乌—夏断裂带,积极准备红—车断裂带。”这就是油田公司具体的战术布局——进攻断裂带。

    2005年当年就初战告捷。

    8月,克百断裂带克92井石炭系获重大突破,24口评价井15口获油,当年新增探明地质储量4000万吨,并带动克白断裂带石炭系整体突破;4月,乌夏断裂带乌33井获工业油流,指导乌尔禾地区的勘探在纵向上层层推进。

    截至2005年12月底,西北缘精细勘探新增三级储量2亿吨,获得年度中国石油重大油气发现一等奖。

    2006年9月,位于西北缘车拐断裂带的车89井新近系浅层获得日产一百立方米以上的高产工业油流。

    精细勘探的第二年,西北缘精细勘探新增三级储量再超2亿吨,再次获得年度中国石油重大油气发现一等奖。

    2007年,精细勘探整体推进。从2005年到2007年,精细勘探三年累计探明油气储量1.71亿吨,控制储量1.68亿吨。通过三年精细勘探,西北缘新增三级油气储量近5亿吨,其中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2亿吨。

    

    从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之日算起,到这时,西北缘已经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勘探。梳理一下,最集中的、大型会战式的勘探就有三次:1955年至1960年的“撒大网、捞大鱼”;1979年至1986年的“深化西北缘勘探”;2005年至2007年的“西北缘精细勘探”。

    这三次勘探的主攻阵地全部都是“西北缘断裂带”。截至2007年,新疆油田一千一百万吨的油气产量中,仍然有五百多万吨来自西北缘断裂带。

    在这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曾经的世界最大油田——苏联的巴库油田已经从占苏联原油产量20%降低到了不再有规模化产量的油区;作为中国石油最主要支柱之一的玉门油田已经宣告枯竭;中国石油工业的旗帜和标杆——大庆油田的产量已经从年产5500万吨的历史高点滑落至年产4500万吨。

    至于华北油田、中原油田、江汉油田等曾经的“中国石油小龙”,也早已风光不再,日渐式微。

    在这五十年的时间里,除了因致密油气勘探开发获得大突破而以黑马姿态脱颖而出的长庆油田之外,唯有共和国石油长子——克拉玛依油田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行。

    西北缘断裂带,一个哺育了众多儿女的乳娘,但她已操劳半世;而西北缘斜坡区,却仍是一名待字闺中的处女。

    “勘探程度极高的西北缘断裂带不是油气预探的久留之地,预探工作的主攻战场必须转移。”2007年,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工作会议上,众多专家异口同声谈出了这个观点。下一个主攻领域在何处?他们不约而同地再次将目光聚焦到与断裂带相邻、勘探程度极低的玛湖凹陷斜坡区上。

    明日本报将推出《二出断裂带  再战斜坡区——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砾岩十亿吨级特大型油田发现系列纪实之三》,敬请关注!

 

时间:2019-01-1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