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已把他乡当故乡
刘青惠

张伟正在观察新井取出的油样。本报通讯员 陈立菊 摄

    走在克拉玛依的街头,张伟被一位陌生人突如其来的招呼惊着了——那也是一位年轻人,他显然把张伟误认为是本民族小伙,才热情地用哈萨克语跟他打招呼。

    而张伟却听不懂也答不上来。

    回到宿舍,这位川音浓郁的四川小伙,望着镜子里略黄的头发和异常白净的脸庞问自己:“可能,我真的和大西北有缘?”

    来疆:别人能来得,我也能来得

    张伟是2009年7月来到新疆的。那时,他刚刚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和十几位签约了新疆油田公司的同校同学一起赶赴新疆。

    就在毕业前夕,张伟面对新疆油田公司、中石油海油公司、川庆重庆钻探公司伸来的橄榄枝,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疆油田公司。选择的原因很现实:“新疆油田公司是第一个来我们学校招人的,我准备得最充分。其他两家企业要么太陌生,要么行业不是很好。”

    至于远离家乡、远离自幼生活的环境,他并不太在意:“新疆再远也在中国。别人能去得,我也能去得。况且,我和好几位同学相约在一起,能相互照顾,并不孤单。”

    下火车后,在开往克拉玛依的长途班车上,同学们睡了一路。再睁开眼时,汽车已行驶在迎宾路上了。张伟被眼前宽阔的道路和路边整齐的树木和花坛吸引住了:“这里挺现代的,感觉还真不错。”

    下了车,同学们很快被各采油厂领走了,张伟和两名同伴被领到了百口泉采油厂宿舍楼,安顿下来。

    留疆:别人能留得,我也能留得

    对于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外地青年来说,实习期间的工作略显单调。张伟每天的日程基本一成不变——早晨坐班车上井、下午坐班车回市区。

    但他依然觉得挺好:戈壁滩上除了抽油机看不到其他人,视野特别开阔。下了班吃完饭,还可以打篮球、去公园、看电视,周末还能去图书馆充电。比起那些被分配到沙漠深处、一周才能回宿舍一次的同学来说,他觉得自己幸福多了。

    张伟对克拉玛依最初的印象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建立起来的。“我发现这边的人素质挺高的。以前没有呼吁车辆经过斑马线礼让行人的时候,我经常能看到车停下让人先过的情形。街上没有人随手扔垃圾,整座城市到处都很干净。公交车上遇到老人、孕妇和孩子,绝大多数人都会主动让座。”

    让张伟感动的还有单位的一位老师傅,他来自伊犁,多年来一直义务募捐冬衣,再亲自送往家乡贫困乡邻手中。这种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深深地打动了张伟。

    转眼到了深秋,这位南方小伙第一次感受到了西伯利亚寒流的威力。“风很大,特别冷。”张伟这样在电话里对家人说。

    就在他努力适应逐渐走低的气温时,一位老师傅的话点醒了他。“老师傅告诉我,以前风比现在更大、温度比现在更低,条件比现在要差得多,大家也都扛过来了。”他想,“和以前比,这点苦算啥?别人能留得,我也能留得。”

    说来也奇怪,张伟在老家的一些老毛病,在克拉玛依过了一冬后,居然都意外地消失了,比如耳朵和手上的冻疮、鼻炎等。

    “这也许说明,我和克拉玛依真的很有缘分。”他说。

    爱疆:不只留自己,全家都定居

    从那以后,张伟再给老家打电话,话语之下,总是掩藏不住对克拉玛依的喜爱。他越来越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工作不到一年,家人给张伟打来电话:“有个姑娘挺好,回来看看吧。”

    姑娘家是只隔着一道山坡的邻居,双方父母是多年的老相识,且常年做生意,他们都希望姑娘能跟着张伟去过一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姑娘也很中意张伟,但唯一的疑虑还是“新疆太远”。

    张伟连忙解释,克拉玛依马上就要开通去乌鲁木齐的火车了,今后飞往成都的直达航线也会开通,再远的距离也会被拉近。

    2011年,张伟结婚了。小两口抽中了位于绿色康城小区的新房。小区环境好、价格低,邻居也很友善。

    2013年交房、2016年媳妇怀孕。孩子快出生了,媳妇试探着问他:“我的户口还在老家,如果你还想回去,孩子的户口可以先跟着我。”

    张伟毫不犹豫地回答:“就在这儿挺好。城市环境好、工作有劲头、上学还免费,这样的好地方哪里还有?”

    夫妻俩最终决定,不但女儿的户口落在克拉玛依,媳妇的户口也迁到了克拉玛依。

    来到克拉玛依整整10年了,张伟已经从一名外地大学生成长为采油厂的作业区级安全总监、副经理。尽管他的工作节奏一如既往,依然是早晨坐车上井、下午下班回家,对这座城市的体验仍然谈不上十分细腻,但他对克拉玛依饱含深情:“克拉玛依接纳了远道而来的我,我也历经洗礼爱上了它。选择和留在克拉玛依,是我最无悔的决定。作为新克拉玛依人,建设好、保护好克拉玛依,使它的未来因为有我的奉献而更加美好,是我的义务,也是我对第二故乡许下的庄严承诺。”

 

时间:2019-11-22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