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为了更好地守护
——我市2018年度医疗卫生领域回顾与2019年展望
张冰

远程医疗让市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本报记者 姚继东 摄

    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2018年,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力地推进了健康城市建设,增进了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医疗改革步入深水区

    2018年,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自治区卫计委的安排部署,围绕党的十九大以来医改工作任务,我市通过各种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管理运行机制,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等工作稳步推进,医疗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医联体建设是我市2018年医疗改革的重头戏。2017年—2018年,我市4个区均组建了实体医联体,分别是独山子人民医院与社区组建的独山子区县域医共体;市第二人民医院与高新区(白碱滩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建的高新区(白碱滩区)县域医共体,克拉玛依区政府分别与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成立的克拉玛依区县域医共体;乌尔禾区政府和第二人民医院的组建乌尔禾区医联体。

    此外,我市还组建了以市中心医院为核心,基于全市远程医学平台的网络医联体,汇集全市43家医疗机构及疆内外38家知名医疗机构,拥有4200名专家资源,多家医院专科与内地知名医院建立了专科联盟。

    医联体的建设为居民看病就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18年,各个医联体在社区设置了专病门诊,将常见病、慢性病的首诊留在基层。医疗专家在为基层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传、帮、带”。2018年各医院西医专家到社区接诊患者1015人次;中医专家到社区坐诊990人次。

    与此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2018年,我市制定了家庭医生签约统一基本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包,优化了签约服务内涵,全年家庭医生签约率达36%,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62.8%,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由2017年的26.6%提高至2018年的67%。

    此外,我市还完善了预约医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有序就医秩序逐步形成。区域内各综合医疗卫生机构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号源及检查检验、病床等资源,对于病情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签约居民,免费预约至上级医院分级诊疗门诊,优先预约专家提供服务。建立了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双向转诊模式。统一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2018年,共上转2060人次,下转1799人次。

本报记者 戴旭虎 摄 光明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在进行诊疗。

    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市中医医院自2017年成立以来,历经一年的发展,中医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了举足轻重的力量。

    2018年5月和10月,市中医医院分别举办了“名中医工作室”挂牌仪式和名中医拜师仪式。自治区名中医刘红霞、邓德强、马超、吴占中等知名中医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并开展中医师承工作,加快了医院中医专业人材队伍的成长。

    2018年,市中医医院在多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中药内服、中医针灸、火罐、中药塌渍多项特色治疗项目。目前全院已有22个科室开展了中医药特色治疗,实现了中医治疗临床科室100%全覆盖,开展中医治疗护理项目26项。此外,临床科室还开展了“中药代茶饮”“八段锦”“呼吸操”等中医特色项目,深受患者欢迎。

    为了让临床医师更好地学习掌握中医药辨证知识,同时对住院病人进行中医特色治疗,从2018年9月起,市中医医院在全院临床科室推广中医特色查房工作,有利地推进了中西医专业在临床治疗中的双向结合。

    2018年,市中医医院先后推出了全市首届“冬病夏治节”和“膏方养生节”,受益群众两千余次,不仅推广了中医药文化,还打造了健康养生品牌。此外,市中医医院积极扩展和延伸中医服务项目,分别在银河、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推广,中医专家下社区义诊三十余次。

    截至目前,市中医医院“西学中”培训已经完成了80%以上,预计在2019年3月之前可以完成理论学习。通过“西学中”培训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该院西医医师基本掌握了中医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中医药知识,为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储备。

    康复事业迎来春天

    2017年9月,我市首个康复医院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这也是全疆公立医院中首家康复医院。2018年,市康复医院的神经康复、运动康复、骨关节康复、心脏康复、老年病康复、言语吞咽康复等工作有序推进,综合和专科服务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8年,市康复医院不断加大康复学科建设和人员培养力度,全年共派外参加中短期康复专业知识学习人员67人次,参加全国康复治疗师取证考试人员21人。该医院先后购置现代康复评估、治疗设备十余台,为我市康复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下,2018年6月,市康复医院改建的康复楼正式启用。该院中医康复科病区病床增至60张,出院病人较2017年同期增长了88.7%。此外,市康复医院康复学科先后开展了言语吞咽康复、下肢机器人康复治疗等9个新技术新项目,在全疆均处于领先水平。

    为扩大市康复医院疆内外的影响力,2018年市康复医院协办了多场高端国内康复学术会议。由于表现优异,市康复医院被授予成为新疆唯一一家“北京中医药管理局烽火计划·名老中医阎晓萍传承工作站分站”和“中国西北国际针刀医学临床交流培训中心”等。该院康复科还与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签署了专科医联体协议,入选了“全国康复专科护联体”,有力地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

本报记者 戴旭虎 摄 市民可通过综合查询系统查询自己的医保信息。

    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2018年,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的成绩令人振奋,2019年更加令人期待。

    按照重心下沉、资源下移的要求,我市将不断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2019年,我市将构建市区联动、乡村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联动发展机制。以医联体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此外,还要扎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签约服务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

    2019年,不断优化分级诊疗仍是重点工作之一。我市计划通过城乡对口支援、医师多点执业,远程会诊等措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积极探索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纵向合作机制。加强对公立医院支援基层的监督考核。科学管理、利用双向转诊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市中医医院将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力度,拓展中医适宜技术的种类,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节,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实用的中医药服务。

    市康复医院将按照 “大综合、强专科、大康复、强特色”的发展定位,结合国家二(三)级康复医院标准,积极与国内知名康复医院建立合作或协作关系,更好地运用外部康复专家资源提高市康复医院的专科规范科学化建设、能力建设、品牌建设,不断提高患者的信任度,扩大市康复医院的影响力。

 

时间:2019-01-14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