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
春节
迎春节,中国年画知多少

    编者按

    中国年画作为庆祝年节的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形式,成为了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和沟通“媒介”,充当了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和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承载了自然和人文信息,传递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

    对于中国年画,你知道多少?本报为你展示中国年画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的来源与种类——

    什么是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因用于新年时张贴,寓意喜庆吉祥而得名。它的艺术特色的形成是建立在社会的伦理道德、文化教养、民俗生活基础之上的,真实地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事件、生活情趣,被赋予了惩恶扬善、尊崇忠良、赞美勇武的主题。

    反映农耕社会的服饰装束、耕作用具、结婚场面皆可成为年画的题材,给后世留下了大量反映时代风尚、社会习俗的形象资料。

    门神典故来源

    据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生病之时,在梦里常听鬼哭神嚎之声,久久不能入睡。此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站立宫门两侧,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看到两位大将太辛苦,心中不忍,遂命画工将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于宫门上,称为“门神”。年画寄托人们对驱灾避邪、农事丰收、风调雨顺、家宅安泰、平安喜乐的期盼,被称为民间风俗生活的百科全书。

    中国年画四大家

    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江苏桃花坞年画

江苏桃花坞年画·八仙庆寿

    桃花坞木版年画是苏州文化宝藏中的独特瑰宝,素有“东方古艺之花”的美誉。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每年出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达百万张以上。桃花坞木刻年画在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6年,江苏艺术基金开设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班,10名艺术人才将接受两位非遗传承人授课。

    桃花坞年画特点:一版一色,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富有装饰性和朴实感,具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分为门画、中画和屏条等形式,其中门画集历代门神之大全。

    天津杨柳青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娃娃图

    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是天津市杨柳青镇的传统美术,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清雍、乾至光绪初期为鼎盛期。年画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

    特点:用写实等手法呈现,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笔法细腻、人物秀丽、色彩明艳、情节幽默、题词有趣等特色,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春牛图

    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来源于民间的年画艺术形式,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2006年,杨家埠木版年画被国务院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特点:潍坊杨家埠年画内容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洋溢着浓厚而淳朴的乡土气息。表现方式上呈概括性与象征性,诗画交融,常用浪漫及夸张的手法表达主题。造型粗壮、朴实,对比强烈。

    四川绵竹年画

四川绵竹年画·老鼠嫁女

    2002年2月,绵竹年画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源于北宋的绵竹年画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门神,在春节到来之时,才会贴在大门上。而如今已经开始作为装饰品、收藏品等受到大家的喜爱。

    特点:多是讽刺寓意的独版小品,是一种中国民间讽刺画。绘画性强,着色艳丽,使画面热闹刺激,充满生机。构图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线条讲求洗炼、刚柔结合,疏密有致,节奏感强烈。

    中国年画的演变见证时代变迁,反映人民审美取向,是人民心理诉求与文化的外化。岁月流转,年画已然成为时代文化印痕的记录者,当今年画的再度“回归”,一定程度成为文化自信时代背景下的一抹亮色。          (据人民网)

 

时间:2019-01-3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