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找不足,老人更满意
——记融汇养老公司总经理、黑油山养老院院长马成
刘红艳

    这几天,马成病了。因为居高不下的血压,他被医生“勒令”住进了医院。

    可即使在医院,马成也改不了他的“老毛病”——只要一见到老人,就会不自觉地嘴角上扬,和老人拉起家常来……

    从2011年开始从事养老机构管理工作至今,马成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定位,那就是“把自己当成老人的孩子”。这几年,他和老人相处得很融洽。然而,随着今年主题教育的开展和深入,马成觉得自己还做得很不够,他从自身检视出了少问题,而且只要是老人提出的意见,他都“照单全收”。

    “只有不断检视,才能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老人才会真正感到满意。”马成说。

    一通电话,两项整改

    上个月初,马成到乌鲁木齐出差了几天。一天,晚饭过后,他的手机响了,电话一接通,他就听出了打电话的是入住黑油山养老院的刘秀娟老人。

    “小马院长啊,我知道你在出差,但是我还是想和你聊聊……”

    “奶奶,你说吧,我听着呢。”电话这头,马成的脸上已经溢出了笑容。

    “我想给你提几个意见……”刘秀娟老人开了口。

    其实,马成已经想到了。从事养老机构服务和管理已经有七八年了,原本就心思细腻的他,就有一个特别的习惯——喜欢让人家给自己提意见。所以,接到刘奶奶的电话他不但不反感,还挺高兴。

    刘秀娟老人提的第一个要求是,晚上能不能不查她的房……

    马成一边听一边就在想:肯定是工作当中出了问题了。要知道,夜间查房是养老院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它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老人的安全及健康起到保障作用,护理人员每天必须严格执行。那刘奶奶为什么不让查房呢?

    通过马成耐心细致的询问,原来,问题出在门禁卡的声音上,这声音成了睡眠轻浅的刘奶奶入睡的“障碍”。

    一边是基本制度,必须遵守,一边是老人不满意,提出了意见,怎么办?那能不能把门禁卡的声音取掉呢?第二天,在向一位工程师电话咨询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马成心里一喜。但工程师又告诉他,这声音一旦取掉了,就不能再恢复了,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

    “门禁系统一旦没了声音,对一些听力差的、需要帮助的老人可能就会造成影响。”马成一时有些为难,又继续和工程师沟通。

    但是这件事也让他产生了另一个疑问。“刘秀娟老人的这个困扰,是不是说明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存在其他问题?”

    返回单位后,他立即进行了调研,果然发现了问题。原来,夜查时,个别护理员会通过直接喊话的方式,了解老人身体情况,对此,融汇养老公司立即进行了整改。

    一个问题,连年改进

    脾性温厚,不张扬守本分,这是马成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但在马成30岁那年,当他的政府身份转为企业身份后,原本一成不变的生活被打破了,按部就班的生活轨迹不复存在。尤其在接手融汇养老公司、黑油山养老社区后,每天都要应对新变化新情况成了马成的生活日常。

    生活节奏加快了,压力变大了,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适应了这种状态后,马成反而开始喜欢上这种生活。

    “生活本身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来了事就解决事,不怕。”马成说。正是因为这样,马成“没事就喜欢找问题”。但主题教育开展以后,他变得更喜欢找自己的“茬”了。

    随着天气转凉,为老人注射流感疫苗的工作也开始了。去年融汇养老公司采取的方式是由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同老人去街道卫生站注射,之后就有老人提出来,这样不太方便。

    针对这个问题,今年,融汇养老公司党支部积极与胜利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取得联系,请工作人员上门开展接种服务。11月1日,融汇养老公司在位于养老院的深蓝医院,为老人集中接种了流感疫苗。

    “不出门就能打疫苗,太方便了。”章含英老人乐得合不拢嘴。

    按说老人出门不便的问题解决了,但还是有老人不满意。因为,按照规定,老人们还要在一份相关告知书上签字,有些老人不满意了。

    马成一了解,发现问题确实存在,原来工作人员在事先和老人沟通时,有些解释说明工作没有做到位,于是,这件事又成了马成工作整改的对象。

    11月初,养老公司每月一次的护理技能大赛如期拉开序幕,在实操考试时,马成也到了现场。当时,正好是护理员伍琴在进行考试。她是一位工作责任心强、护理技能过硬的“明星式”护理员,可是当她发现马成也在现场时,明显变得有些紧张。

    为什么会这样?马成又开始琢磨了。事后,他从自身找到了原因——和员工平时交流得不够,对他们关心的问题、困难,了解得太少。他又从自己身上找到了不足。

    一次倾听,终生学习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马成是动了真格的。

    10月底的一天,他和同事在养老院的连廊里和工作人员谈工作上的事,连廊那头已经吃完晚饭的老人正在活动区活动,马成随意向那里瞟了一眼,问题来了。

    虽然当时天还没完全黑,连廊的照亮设施也启动了,但这二百多米的连廊,怎么看都觉得有些昏暗。马成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之后,他在连廊里走了一遍,又和其他地方的灯光做了对比,发现连廊的灯光确实要弱一些。

    马成掰着指头一算,自打连廊建成至今已有5年多了,期间更换过灯管,但是,灯却一直没有换过。

    “对于年纪轻的人来说,这样的光线没有问题,但是对于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他们看东西、走路是不是就会困难些?”马成有些内疚,觉得以前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疏忽了。

    一周之后,养老院连廊的灯全部由之前的日光灯变成了LED吸顶灯,连廊一下变得亮堂堂的,当老人们满意的反馈不断地传来,马成心里踏实多了。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马成不但不断检视问题,立查立改,还对自己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工作要求。比如,以前他也会去找老人聊天,但大都只是嘘寒问暖、聊几句家常。但是现在,他每周都会去几位老人房间,坐在老人身边,拉着老人的手,倾听老人的心里话。他发现,有些老人更喜欢讲起过去,说那个激情燃烧年代他们的奋斗故事,这让马成受益非浅。

    “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我才知道居住在我们这的不少老人是‘老革命’‘老石油’,其中有一位92岁的老人就有张富清那样的经历。这些老人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不但拉近了和他们的心理距离,我们还能获得正能量和做工作的强劲动力,这也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方式。”马成说。

    38岁的马成在和一群老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着自己,同时,他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老人们的称赞,马成觉得欣慰。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为老人服务,老人满意,他就有成就感。

时间:2019-12-18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