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团结>> 一家人

大年初二“回娘家”

——市委统战部干部于艳芳走“亲戚”小记

作者:马世军

“妈妈”(左)喂“女儿”于艳芳吃桔子。

    2月13日,农历新年初二,是中国新年传统“回娘家”的日子。中午时分,于艳芳与丈夫敲开了胜利社区33栋“娘家”的门。此时,“妈妈”正等着“女儿”的到来。

    看望“妈妈”

    于艳芳是市委统战部的干部。“妈妈”名叫阿斯木在尔·莫明,今年79岁。2018年3月,两人成为结对亲戚。

    见到“女儿”,阿斯木在尔·莫明异常开心,握着于艳芳的手拉起了家常。

    于艳芳先向老人送上新年祝福,而后向老人讲述了2月初来探望她以后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关心地询问老人近期的身体情况。老人则一边回答“女儿”的问题,一边拿出自己做的各种食品邀请她吃,还告诉于艳芳一个好消息:“我的四儿子结婚了,今年过年他们小两口还给我买了新衣服。”

    老人边说着,边拉着于艳芳来到衣柜前,穿上儿子和儿媳妇送她的新衣服,“好不好看?我特别喜欢!”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于艳芳打心里为“妈妈”高兴。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自从与老人结为“亲戚”后,于艳芳就把老人当作母亲,每个月无论多忙,都会抽时间来看望老人。每年农历大年初二,于艳芳一家都会按照中国传统的“回娘家”习俗,与“妈妈”阿斯木在尔·莫明共度这一天。

    当天“回娘家”,于艳芳为老人准备了一盒枸杞和一箱苹果,并为老人的孙辈准备了红包。

    亲如母女

    阿斯木在尔·莫明有5个子女,但都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后,她经常一个人在家。于是,于艳芳一有空就到老人家里,为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陪老人说话、聊天、散步,给老人讲国家的新政策、新发展。

    每次与老人攀谈,于艳芳对老人的了解就会更深一层,敬佩之情也会更多一点。

    老人退休前是原运输处的一名电焊工,工作认真负责,先后带出了多名徒弟。每当讲起以往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建设克拉玛依油田的往事,老人都会感慨不已。

    老人喜欢吃水果和酸奶,每次看望“妈妈”,于艳芳都会为老人带来不同的水果。

    老人很好强,不愿麻烦他人。她身体不好,不能久站,就在炉灶前放一个凳子,不舒服的时候就坐着休息一会儿。

    于艳芳的丈夫是一名医生。考虑到老人患有哮喘、心脏病等,每隔一个月,这位“女婿”就会为老人检查和清理药品,给出养生建议等。

    于艳芳将老人视为母亲,老人也将于艳芳视为最小的女儿,她将于艳芳的电话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和手机通讯录中,标注的名字叫“胖丫头”。

    每次于艳芳去看望她,她都会精心准备饭菜;每次遇到什么事,老人都要拨通她的电话,让“胖丫头”给自己出出主意。

    老人有14个孙子、外孙,于艳芳的孩子被老人称为“我的第十五个孙子”,每年过年,老人都为于艳芳的孩子准备一个红包。

    尽管于艳芳这个月初才来看过老人,但再见面时,依然有说不完的话。于艳芳觉得,这位可亲的老人已经完全融入她的生活,如果几天没来探望,她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去年疫情期间,两人没法见面,就通过视频相互鼓励。疫情一结束,于艳芳就奔去看望老人。

    今年,于艳芳还准备带老人多出去走走,看看克拉玛依的变化,一起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

克拉玛依网 Copyright © 2018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