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团结>> 在行动

孙长江:感恩润泽团结情

作者:常钰君 蔡晓青 艾克拉木江·吐尔逊

本报记者 彭召勇 摄 孙长江

孙长江义务帮居民磨刀。 本报记者 蒋剑 摄

    ●“是我的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老师、同事支持我、鼓励我,才有了这些成绩,他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至今都心怀感激……”

    ●“是他们给了我生的希望,如果我再在家中待着,就太对不起他们,太窝囊了!”

    ●“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都有一个共同信念,就是希望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和谐,我做义工,是我报答朋友、回馈社会的方式,只要能走路,我会和社区的各族兄弟姐妹一起干下去……”

    5月13日,上午9时许,早饭过后,文明供应社区居民孙长江拿出一个白皮本,把当天即将检查的内容又浏览一遍,放入口袋,缓慢地走向家门口,穿好外套,一手扶着肋部位置,另一只手穿鞋。

    伴随着开门的“咔嚓”声,孙长江的老伴高雅文忍不住唠叨了一句:“你就不能歇一歇?”

    “哎,老伴儿啊,我今天身体好着呢,让我好好干工作吧……”说完,孙长江走出了家门……

    这样的场景,一年能重复几百遍。

    今年72岁的孙长江,已经为社区服务了15年,这份守护社区“大家庭”的工作没有薪水,但他干得起劲。

    一切源于报答

    12岁那年,孙长江跟随家人从老家河北来到克拉玛依。孙长江性格内向,不喜欢主动接触人,直到长大成人,在油田参加工作,他仍然没有在这片土地找到归属感。

    直到遇到他的师傅卡依霞·可可思汗。

    卡依霞·可可思汗是孙长江的第一个师傅,也是一个特别细心、温柔善良的人。卡依霞·可可思汗总是很耐心地教孙长江手艺,主动教他如何选择零部件、绘画图纸、制作小工具。

    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孙长江在她的引导下,已完全可以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些工具,成为所在单位革新车间的行家里手了。

    如果说第一任师傅卡依霞·可可思汗为孙长江点燃了创造之路上的第一盏灯,那么孙长江和艾买提江·肉孜则是因“学”结缘。

    孙长江和艾买提江·肉孜两人一起自学了大学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液压知识基础》和车、钳、刨、焊、铆等工艺学。

    煤油灯、煤炉子,是他俩的宝贝,两人为了深入学习,经常住在一起,有时通宵达旦围在炉子边看书,只为共同研究一个物理问题。

    “那时候我们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都想要学习,没想到还学出了友情。”

    那几年,孙长江和艾买提江·肉孜,以及其他不同民族的同事们一起革新了锯床、制作了摇臂钻、机床、改装了发动机,为公司节省经费十五万余元……

    后来的28年,孙长江在革新车间大放异彩,他自主研发的大小革新项目就有49项,解决了大量生产疑难问题,提高了修保质量,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

    1991年,孙长江在技师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同时被评为原新疆石油管理局技术革新能手,1992年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项。

    “是我的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老师、同事支持我、鼓励我,才有了这些成绩,他们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至今都心怀感激……”孙长江由衷地说。

    主动感恩回报

    “自那场意外后,我连家门都不想出!”

    1995年的夏天,孙长江意外出了车祸,导致面部、四肢部分烧伤,一只耳朵被烧掉。

    “我这以后可咋工作咋生活?我真的不想活了……”

    孙长江从来没有承受过这样的疼痛,但精神上的痛苦似乎比肉体上的痛苦更难忍受,那时他只愿赶快死去,也不要承受这样的痛。

    “你好好接受治疗,不要放弃生活!人要向前看,记住,你还有我们啊!”

    “老孙,咱们啥困难没遇到过,不都抗过来了,以后我还会一直陪着你一起克服困难……”

    虽然身边的鼓励很多,但孙长江还是选择了提前退休,想想自己现在这副模样,他想“躲”起来不见人。

    曾经的师傅卡依霞·可可思汗和兄弟艾买提江·肉孜以及革新车间其他同事们没有放弃他,他们坚持来家中看望他,每次来都带他最爱吃的大盘鸡、抓饭……这一陪,就是9年。

    渐渐地,孙长江变了。“是他们给了我生的希望,如果我再在家中待着,就太对不起他们,太窝囊了!”为了回报大家对他的期望,孙长江主动走出家门,参加了社区义工活动,为居民们修水管、磨刀、修家具,生活开始忙碌起来。

    “孙师傅,你在社区总是义务奉献,大家可都记着你的好呢!”孙长江为此高兴了好几天,他拿起电话给卡依霞·可可思汗和兄弟艾买提江·肉孜等人挨个打电话“报喜”。

    “无论干什么,我们相信你都是最出色的……”师傅卡依霞·可可思汗的话,一直萦绕在孙长江的心中。

    孙长江带着大家对他的支持,主动坚持每天晚上和凌晨,在社区大街小巷里转转。每次他都要转上好几圈,特别是一些比较容易疏忽的“死角”,他都要亲自去看看:车辆是否占用了消防通道、是否有垃圾乱堆乱放、井盖子是否盖严、消防设备是否超期、楼道内是否堆有可燃杂物………

    无论是近四十摄氏度的高温酷暑,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冬,孙长江的脚步布满社区的每个角落。

    这个没有薪水的工作,孙长江一干就是15年。

    守护社区团结

    “你们也别再家里打牌了,出来和我转一转锻炼身体,有意思得很。”孙长江经常这样鼓动社区居民。

    文明小区26栋居民乌斯旦·哈不旦退休在家,以前他以打牌为乐趣,受到孙长江“怂恿”后,自愿和孙长江一起义务奉献;依干拜尔迪·依明去年退休,也受到孙长江影响,成为了其中一员……

    2018年夏天的一天,孙长江和乌斯旦·哈不旦等人听到几栋楼房之间有些嘈杂声,他们迅速赶过去,发现是一名操着外地口音的男子正摆着地摊推销“精品玉石”。

    孙长江不露声色地凑上前,仔细端详了许久,发现所谓的“精品玉石”并不“精品”,反而疑似假玉石。

    就在这时,上了年纪的社区居民纳曼·沙地克眼看被外地男子“忽悠”的有些心动了。

    “老邻居,你别买!”乌斯旦·哈不旦一把按住纳曼·沙地克的手,不让其掏钱,孙长江一下站在“玉石人”面前。

    “你们这几个外行胡说啥!”男子看到有人要坏他的“好事”,立刻反驳。

    孙长江挺直了腰板说:“我们不说,我们要叫警察和你说!”听罢,男子立刻将地上的“玉石”胡乱卷了起来,灰溜溜地跑出了小区。

    有了孙长江和他的邻居们,许多不法分子望而却步,他们还帮助调解群众民事纠纷,让许多家庭夫妻和好,老少和睦。群众夸奖:自从有了他们,社区群众“上班放心、外出安心、回家开心”。

    “能够帮别人,我心里特别舒服,特别自豪,我觉得这才是我应该有的生活目标。”乌斯旦·哈不旦说,“谢谢老孙带我们做这些有意义的事……”

    今年72岁的孙长江,本应在家享受退休生活,可他却仍然在社区奉献。

    “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孙长江说,“我们都有一个共同信念,就是希望社会稳定、各民族团结和谐,我做义工,是我报答朋友、回馈社会的方式,只要能走路,我会和社区的各族兄弟姐妹一起干下去……”

克拉玛依网 Copyright © 2018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