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团结>> 一家人

哈迪拉·克里木:孩子们的“妈妈”

作者:朱芸 艾克拉木江·吐尔逊

本报记者 彭召勇 摄 哈迪拉·克里木

哈迪拉·克里木(左三)在分发慰问品。 本报记者 蒋剑 摄

    ●“这样有意义的组织,我也想参加!”哈迪拉·克里木立刻从钱包里掏出50块钱,说:“替我把钱也捐了,我也尽份力!”

    ●“日子这么长,与其痛苦度日,不如尽己之力,将心中没能完全释放的爱心传递下去。”

    ●“大家都认为,是我的爱心滋养了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心灵,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接受我的爱心,其实也抚平了我受伤的心。”

    “这是我的女儿,今年9岁了;这是我的儿子,现在个子至少有一米七了……”

    5月9日下午,哈迪拉·克里木给文明供应社区的工作人员翻看起自己珍贵的相册,眼神里满是慈爱。

    照片里的孩子们与哈迪拉·克里木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孩子们却称呼她为“妈妈”。

    对哈迪拉·克里木来说,她人生中最骄傲的事,就是有了很多不同民族的孩子。

    作为克拉玛依“爱心妈妈”协会的副会长,哈迪拉·克里木的爱护与帮助像一剂良药,治愈了一颗颗受伤的、幼小的心。

    放弃悲痛重新爱

    哈迪拉·克里木曾两次遭遇不幸。

    两个孩子相继离世,为她和她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即使还有心爱的女儿陪在身边,那段时间,哈迪拉·克里木仍把自己沉浸在悲伤中,严重到甚至需要药物控制。

    就在丈夫、女儿为之担心时,哈迪拉·克里木忽然“自救”般地醒悟了。

    哈迪拉·克里木想起,自己的母亲、婆婆都曾教诲她,遇到有困难的人,一定要帮一把。

    所以,她想到:“日子这么长,与其痛苦度日,不如尽己之力,将心中没能完全释放的爱心传递下去。”

    2007年的一天,哈迪拉·克里木与好朋友们在一起吃饭。在饭桌上,一位女性朋友说起自己加入了“爱心妈妈”协会。

    “啥是‘爱心妈妈’?”哈迪拉·克里木问。

    “是一个帮助困难群体的爱心组织,每月定期开展活动。”这位女性朋友介绍,自己每月都捐出10元至50元不等,与其他的“爱心妈妈”一起将爱心款用来扶贫济困。

    “这样有意义的组织,我也想参加!”哈迪拉·克里木立刻从钱包里掏出50块钱,说:“替我把钱也捐了,我也尽份力!”

    自此,哈迪拉·克里木正式加入了“爱心妈妈”协会。

    在参加了几次“爱心妈妈”组织的去敬老院、聋哑学校等地方开展的爱心活动后,更加坚定了哈迪拉·克里木坚持献爱心的想法。

    在一次由哈迪拉·克里木组织的饭局上,她将自己参加“爱心妈妈”协会的事情告诉给了大家。没想到,在场的18位亲朋好友每人掏出了10元钱,递到哈迪拉·克里木手中。

    饭局后的第二天,朋友们又拿来了从邻居、亲戚处募集到的共计440元爱心善款来到哈迪拉·克里木家。

    “你和‘爱心妈妈’做的事,令我们感动。请帮我们把这些钱捐给需要帮助的朋友,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朋友坚定地说。

    施出援手传递爱

    2011年,哈迪拉·克里木第一次在小区里遇到小文(化名)。

    那是一个夏夜,领着女儿在小区里散步的哈迪拉·克里木看到,小广场上走来了一个可爱的两岁小女孩儿。

    “你好呀,你叫什么名字啊?”哈迪拉·克里木一遍遍地问,却没得到女孩儿和她妈妈的回答。

    存着疑惑,哈迪拉·克里木找到了社区的关爱联络员王环。

    从王环那里,哈迪拉·克里木得知,这个女孩儿叫小文,身患智力残疾。她的爸爸、妈妈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是社区的低保户。

    “怪不得我跟她们打招呼,她们却不理我。”哈迪拉·克里木说罢,又一次想起了小女孩儿清澈的眼神。

    回到家,哈迪拉·克里木立刻撰写了一份关于小文家庭的材料,报到了“爱心妈妈”协会会长那里。经过批准,“爱心妈妈”协会每月给小文家庭资助100元钱。

    临近过年,哈迪拉·克里木自己购买了水果、大米、清油,又一次来到了小文家。

    门打开了,小文闻声跑出来,却似乎记不起面前的哈迪拉·克里木,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她。

    放下手里的礼物,哈迪拉·克里木发现,小文家里的茶壶又大又旧,被炉火烧得黑乎乎的。

    “这样的壶可怎么用啊。”这样想着,哈迪拉·克里木一路小跑到超市买了一把精致的小茶壶送到了小文家。

    就这样,哈迪拉·克里木每隔一两个月都要去小文家看看。即使小文因病情影响,无法认出自己,可她仍然在心中爱着这个孩子。

    今年过春节时,哈迪拉·克里木从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那里听说,能够发音的早教机对智力残疾的孩子教育很有效果。于是哈迪拉·克里木立刻跑到书店,选了一款能读拼音、讲故事的早教机,送到了小文家。

    今年5月1日是小文的生日。哈迪拉·克里木准备挑选一个周末,为她过个快乐的生日。她又给小文家送去了500元爱心款。

    抚平心伤相信爱

    哈迪拉·克里木的爱心并没有局限在文明供应社区,她将浓郁的爱传递给了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小涛(化名)的家在小拐乡,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几年后,他的母亲及其他亲戚在一次意外中身亡,小涛变成了孤儿。

    哈迪拉·克里木找到他,并说:“把我当成你的妈妈吧,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我。”

    于是,小涛在第二小学就读的2007年至2011年中,哈迪拉·克里木时常为小涛买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并经常从生活老师那里了解小涛的生活近况。

    2011年小涛小学毕业后,哈迪拉·克里木忽然得知,小涛并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在一家汽修店当起了学徒。

    担心小涛因贪玩而荒废了学业,哈迪拉·克里木急了,连续好几周独自在小涛经常活动的地方寻找,每次到了天黑才回家。

    最后,在丈夫的陪伴下,哈迪拉·克里木终于找到了小涛所在汽修店的老板。

    “我们是小涛的亲戚。”哈迪拉·克里木对老板说。

    “小涛是汉族,你是哈萨克族,你们真的是亲戚?”老板诧异地问。

    “我们真的是亲戚。”哈迪拉·克里木将与小涛相识的来龙去脉说了出来。

    得知情况后,老板与哈迪拉·克里木约好,第二天在这里与小涛见面。

    带着崭新的被褥、运动服、睡衣等,哈迪拉·克里木终于又一次见到了小涛。

    小涛说,自己想要早点出来打工,回报帮助过自己的好心人。好心的老板不仅将他收留在自己家,还免费教他汽修技能。

    “哈迪拉妈妈,这些年谢谢你,等我挣了钱一定要报答你。”小涛的话勾出了哈迪拉·克里木的眼泪。

    被哈迪拉·克里木与小涛间的真情所打动,汽修店老板向哈迪拉·克里木保证,说:“大姐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对小涛,把你对他的爱延续下去!”

    被哈迪拉·克里木打动和感染的,还有不少人。

    目前,“爱心妈妈”协会文明供应小组成员的人数已经达到27人。其中就有哈迪拉·克里木的老同事、老朋友阿依夏木·阿依达洪。

    去年,两人用自己挣得的4500元钱,为黑油山老年社区里的250名老人购买了十几箱馕、水果、糕点,又用1300元购买了教育类的书籍送到了第三中学的学生手中。

    回家的路上,哈迪拉·克里木对阿依夏木·阿依达洪说:“大家都认为,是我的爱心滋养了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的心灵,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们接受我的爱心,其实也抚平了我受伤的心。”

克拉玛依网 Copyright © 2018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