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铸团结>> 一家人

亲人般的三代缘分

——郑丽萍和谢丽帕·热西提的结亲故事

作者:张晶 史乙山

    初识那年,郑丽萍18岁,谢丽帕·热西提19岁,都正值最美好的年华;那时的谢丽帕·热西提不爱说话,郑丽萍喜欢文静的她。

    在周围同事都在找寻合适的结对亲戚时,谢丽帕·热西提和郑丽萍早已默契地在结亲名单上写下了对方的名字。

    对她俩来说,无论有没有签订这份“认亲联系卡”,姐妹间的那份友情早已升华为亲情。

    她们互当对方为亲人。

    姐妹成亲密的搭档

    她俩为什么那么亲?

    这还得追溯到谢丽帕·热西提刚参加工作那会儿。

    1992年9月,谢丽帕·热西提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到当时采油一厂的六号站。在那儿,她结识了刚工作一年的郑丽萍。

    郑丽萍性格活泼、能歌善舞,还特别会照顾人。谢丽帕·热西提则很腼腆,不爱与人说话。刚到班组那会儿,谢丽帕·热西提在工作上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可又不好意思开口,于是便坐实了“闷葫芦”这一绰号,可也正因这样,才吸引到了郑丽萍的注意。

    刚工作第四天时,谢丽帕·热西提之前3天虽然已跟班长熟悉了巡检线路,可要她独立巡检,方向感极弱的谢丽帕·热西提还是犯了难。看到她欲言又止的细微举动后,郑丽萍立马主动要求陪着谢丽帕·热西提一起巡检。本来一人只需巡检8口井,为了陪谢丽帕·热西提,郑丽萍就得跑16口井。对此,谢丽帕·热西提既感动又内疚。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俩人在单位建立起了浓浓的姐妹情,每天都形影不离。她们虽然性格截然不同,但相处得非常和谐。从相识到相熟,从单身到组建家庭,两人就这样一起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

    2016年初,采油一厂第二采油作业区中控班成立,郑丽萍成为第一批入班员工。因为郑丽萍能很快适应新工作制,掌握新设备设施运作,于是她被认命为中控班副班长。半年后,谢丽帕·热西提也进入了中控班。就这样,姐妹俩又能一起工作了。

    “她俩就是班里的一对开心果。”中控班的员工这么戏谑她俩。如今,在郑丽萍的影响下,谢丽帕·热西提的性格也越来越外向。中控班在她俩的带动下,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孩子们喜欢的“干妈”

    如果你以为她们只有在单位才那么亲密,那就错了。

    谢丽帕·热西提自从认识郑丽萍起,回家开口闭口讲的都是郑丽萍。谢丽帕·热西提的兄弟姐妹早已熟悉郑丽萍,她的两个孩子更是把郑丽萍亲昵地叫做“干妈”。

    逢年过节,谢丽帕·热西提地孩子们都会收到“郑妈妈”发来的微信红包。只要一有时间,郑丽萍就会带孩子们出去玩。孩子们也很尊重“干妈”,觉得她讲话很有道理。

    谢丽帕·热西提的女儿正值青春叛逆期,跟妈妈有争执时,从来不肯妥协,可她却愿意听“干妈”郑丽萍的话。

    前些日子,女儿嫌自己胖,为了减肥,拒绝吃饭,根本不听劝,这可愁坏了谢丽帕·热西提。郑丽萍知道后说:“孩子正在长身体,不吃饭怎么行,这事交给我。”

    在听了郑丽萍一通苦口婆心的亲情电话后,谢丽帕·热西提的女儿不再绝食,还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谢丽帕·热西提总会感慨地说:“孩子们与郑‘妈妈’无话不谈,我还真是羡慕。”

    老人们认可的女儿

    谢丽帕·热西提和郑丽萍的亲情也得到了老一辈的认可。

    谢丽帕·热西提的婆婆生病在乌鲁木齐做手术当天,郑丽萍和她的丈夫出现在病房的门口。

    “没想到你会这么远赶来看我婆婆。”谢丽帕·热西提感动得热泪盈眶。

    “别谢我啊,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郑丽萍微笑着说。

    一旁,谢丽帕·热西提的婆婆也拉着两人的手对谢丽帕·热西提说:“你有福气,结识这么好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你们的友谊。”

    同样,郑丽萍的父亲也把谢丽帕·热西提当作另一个女儿。

    郑丽萍的父亲住院了,谢丽帕·热西提总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忙照看。老人过世了,谢丽帕·热西提则一直陪在郑丽萍的身边,忙前忙后招呼来往送老人的亲朋好友。郑丽萍每每想到父亲伤心时,谢丽帕·热西提就陪在她身边掉眼泪。

    谢丽帕·热西提和郑丽萍两家经常相互串门,可从来不在外面吃饭,而是自己在家做。这是两家人一开始就彼此约定的规矩。不是怕花钱,而是大家特别享受在一起忙活的快乐时光。

    不浮夸、不矫情、不虚假、不炫耀。就这样,谢丽帕·热西提和郑丽萍默默做了二十多年的好姐妹,并延续着这份情。

克拉玛依网 Copyright © 2018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