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纵深
我还会在这里

    ●田华英(城市新闻部首席记者)

    2020年,已经是我做记者的第16个年头了。这一年,我有一阵特别忙,就常常让儿子到邻居朋友家混饭。

    有天,邻居忍不住问我,你每天那么忙,收入一定很高吧。当她得知我的收入后,先是不相信,后是开玩笑说:“每天忙成狗,还不如我这个石油工人赚得多。”

    我哈哈一笑,是呢,忙成狗还是不如咱石油工人有“力量”。

    邻居的玩笑,让我想起著名新闻人白岩松在谈到媒体人收入渐少时说:“媒体人挣的是两份工资,一份是物质世界的物质工资,另一份是精神世界的精神工资。这份工资,就是发给媒体人的幸福感奖金。”

    我被鄙视还能哈哈大笑,很大程度,正是源自这份精神工资和幸福感奖金的时时相伴。

    作为一名记者,需要用有限的文字,呈现一段新闻事实。这个事实或许刚刚发生,或许已经发生了几天、几年,甚至几十年;这个事实也许是一个人,或是一个物件,甚至已经消失仅存在于某个人的记忆里……但经由记者的倾听、挖掘,那些事、那些人、那些物件,会带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时代印记,经由记者的笔尖或哒哒作响的键盘,来到新世界,让读到他们的人,感受不同时代、不同人的酸甜苦辣。

    这,大抵是记者这份职业带给我们的最大一份精神工资吧。

    过去一年或再往前,不断有远方和近处的同行离职、转行或调离。偶尔打车,出租车师傅听说到《克拉玛依日报》时,也要多句嘴:“现在谁还看报纸啊?”

    于是惶惑。

    以前我们白纸黑字,印记确凿,每一个字都金贵,经过层层把关处理,经过纸媒人骨子里的责任感和情怀,最终呈现出来的每一条信息,是有分量的,有权威的,也是最能接受传播和时间考验的东西。而现在,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的信息纷扰而来,影响着我们的心境。

    惶惑中接手了一个大活难活——承担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的专刊采写任务。

    本就少接触油田新闻的我,光是想想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就觉得头疼。

    刚开始,云里雾里,一锅粥;慢慢地,云雾渐明,水米渐晰……

    这个过程中,我被那些脚步匆匆、不谈条件、没日没夜加班熬夜的油气勘探科研人员折服。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外界如何变幻,他们始终“匠人般”埋首准噶尔盆地那无垠的沙漠沟壑之中。这种“苦行憎”般的日子,为什么要继续?他们说,因为责任,更因为喜欢……

    他们的话,让我也不再惶惑。

    看,这是记者这个职业带给我们的又一种精神工资。这个职业,带我们走出自己的世界,见到不同的人,看到不同人的人生不同面,在我惶惶然的时候,给我注入一份坚定的力。

    16年前,《克拉玛依日报》创刊,带着某种理想主义的“责任感造就影响力”成为这张报纸和经营这张报纸的人的信仰。

    如今,纸媒光芒不在,但身为记者,我们依旧是幸福的,因为我们努力创造的内容和写下的每一个字,已不仅仅是印在纸上,还通过网络,抵达更远……

    基于此,我知道,我们的故事还没有完;基于此,我知道,我还会在这里,因为喜欢。

时间:2020-11-09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