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纵深
乘风破浪一甲子 续写辉煌启新程
——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60年发展历程综述
胡伟华 张平

井下作业公司玛湖MaHW6236井压裂施工现场。 (本版图片均摄于疫情前)

员工在压裂现场进行标准化安装。

XJ650修井机正在进行侧钻钻进。

员工们正在进行大修安装吊环作业。

    

    1955年10月29日,伴随克拉玛依一号井喷出工业油流,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宣告诞生。随着油田的不断发展, 1960年,一个以井下作业为主的修井大队孕育而生,成为今天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最初的前身。

    自此,这支后来被誉为“油田华佗”的队伍至今已走过整整60年的风雨历程。

    60年来,经过一批又一批井下人的艰苦创业,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在一次次艰难坎坷中顽强奋起,又在一次次自我超越中展翅高飞,最终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历史跨越,更为把克拉玛依建成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做出了突出贡献。

    60年栉风沐雨,60载春华秋实。

    我们相信,凭借几代井下人在60年中锻造出的“油田华佗”井下精神,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未来的步伐一定会越来越稳,越来越快。

    第一章   奠定基础  

    是新中国的发展需要,催生了克拉玛依油田;是克拉玛依油田的发展需要,孕育了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最初的雏形。踏着油田发展的足迹一路走过来的井下人,不仅见证了克拉玛依的成长,也见证了新疆石油工业的成长。

    对在早期从事克拉玛依油田建设的人来说,上世纪60年前后发生在油田产量的那次急升猛是一次终生难忘的记忆。

    1957年,克拉玛依油田的原油产量不过7.2万吨,到1958年就跃升到33.59万吨,到1960年再创历史新高,突破了161万吨,这对当时遭逢巨大灾难的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强劲的拉动。

    然而,由于人们对油田的认识相当有限,为提高产量,人们放开了油嘴。到1959年,地层压力下降的征候越来越明显,任凭拼命打井,搬去铺盖日夜守在油井边,也已无法扭转掉产的颓势了。1960年上半年,油田开发区开始出现“两降一升”(即单井产量、地层压力下降,油水比上升)的现象。

    要改变这一局面,无疑急需加强“三队两线”(即采油队、注水队、修井队和输水干线、输油管线)建设,以此逐步改变油田开发生产的被动局面。

    1960年10月,克拉玛依矿务局将克拉玛依浅油层钻井大队和修井大队合并成立了克拉玛依矿务局修井大队,10月24日,矿区党委下发了对修井大队党委书记和大队长的任命文件。这标志着新疆油田第一支井下作业专职队伍在国家最初的困难时期诞生。

    建立之初,大队的生产、生活各方面条件都异常艰苦。一是修井设备简陋:当时只有国外淘汰的三四十年代的9部卡姆500、9部C-1000、B3钻机、2部陈旧的BY-40钻机,全大队也只有一部洗井车、两部运输车,设备无配件无修理厂房;二是缺乏技术和人才:大队没有从事过井下作业的技术人员,没有技术书籍和培训教材;三是生活极度困难:大家住在地窖里,粮食定量,吃不饱肚子,甚至用水都很困难,很多人得了浮肿病。

    面对这一情况,大队领导班子不仅没有畏惧,而是率先垂范,带头深入生产一线,带领着全体员工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终于,经过修井在内的各路人员共同努力,整个克拉玛依油田的产量从1964年当年就开始回升,1965年达到93万多吨,以后逐年增长,使克拉玛依油田又恢复了青春。而井下人也从这时起开始以精湛的技术、较高的质量、良好的信誉,获得了“油田华佗”的美誉。

    这一年3月,修井大队正式更名为井下作业处。尽管仍然面对着工艺技术落后、装备工具缺乏、资金困难的一系列难题,但在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油田生产实际的井下作业井控技术、打捞技术、深井大修工艺技术、侧钻工艺技术和套管内开窗侧钻技术。同时,还总结出“做好准备、正点到达、准时施工、轻压快干、优质安全、一次成功”的快速修井24字方针。

    正是凭借这种苦干加实干的精神,井下工程技术人员在那个时期还完成了十几项井下作业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其中“井控的动密封和加压防顶技术”在国内油田广泛推广应用,填补了我国大修作业井控技术的空白。这些修井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升了井下作业的速度、质量和服务水平。

    虽然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国民经济一度陷入停滞不前,但当时的任荣堂等井下作业处领导依然排除万难带着全体职工坚持生产。除了完成正常任务,井下人还先后参加了修积压井会战、三4区小井眼钻井会战、南疆勘探开发会战、黑油山开发试验会战、“260”大会战等多区块的十多次各类会战,为油田原油的增产和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用他们的青春年华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谱写了动人的发展篇章。

    第二章   开拓创新  

    对井下人而言,1977年至1985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开始,井下作业处正式开始了向一个规范化的企业逐步迈进的历程。

    1978年,随着被自治区命名为“大庆式企业”,井下作业处不仅生产任务和技术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开始从国外逐步引进大型修井设备。

    到1986年,伴随克拉玛依油田开始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转变,井下作业处也按照石油局党委的总体部署和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将原技术作业处酸化压裂人员、设备全部合并,成立酸化压裂大队。

    同年,为了加速井下大修和压裂设备的更新改造,井下作业处还从国外引进了6套威尔逊42B修井机(80吨级)和ER-1400型压裂车组,使大修井和压裂的装备水平有了极大地提升。

    1988年,石油局开始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井下作业公司也随之尝试在前线井队进行工作量、成本与效益挂钩考核。自此,曾经在井下生产单位干活不算账的观念初步被扭转,成本意识在基层开始得到了较好的体现。而这一转变也使得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井下人在为油田服务的能力上,包括队伍、装备、技术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提高,业绩逐年不断提升,整个发展呈现出良好趋势。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在集团公司总体要求和市局党委统一部署下,井下作业处继续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步伐,各项工作始终处在市局的前列。

    1992年,为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井下作业处率先在石油局进行了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半年多的改革实践,初步改变了干部能升不能降、工人能进不能出、工资能增不能减的局面,基本摸出了一套符合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新的“三项制度”。

    可以说,这些做法不仅在市局深化企业改革中带了好头,也为市局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同年4月2日,市局党委决定将供水处水文地质队和钻井队划归井下作业处,成立井下水文地质大队,承担起了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生产、生活用水的水文地质勘探任务。7月1日,市局党委决定原局泥浆公司撤销,整体划归井下作业处,与原井下泥浆站合并成立井下油田化学工程大队,主要承担全局勘探开发钻井液、修井液配制和钻修液固体材料生产等。这些单位的并入使公司人员增加到了3110人,构成了钻井、大修、压裂、油化、水文地质五个专业队伍。此时的井下作业处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1993年之后,石油局为了加快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度,开始建立甲乙双方合同制的经营模式,将工程服务单位推向市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转变,井下作业公司一方面在油田寻求更多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则把眼光转向疆外市场。

    1994年5月,因为在辽河油田大修侧钻井项目上中标,井下作业处组织5个大修队,先后以铁运、路运两种方式启运全套设备,远征4000多公里抵达辽河油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共完成大修侧钻井41口,创收1407万元,不仅赢得了市场,更受到了辽河油田的好评。

    而自那之后,井下作业处每年从局外市场创收都在千万元以上。

    第三章   深化改革  

    1995年12月,经石油局批准,井下作业处更名为井下作业公司,名称变化的同时,也正式开启了井下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从这一时期开始,井下作业公司不断加快深化改革步伐,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逐步将生产后勤及社会化服务单位及业务移交给专业化单位和区政府,迈出了政企分开、解体小而全的重要一步,也为企业日后的轻装上阵打下了牢固基础。

    然后,就在井下作业公司准备放开手脚大干快上的时候,1998年,受原油价格浮动的影响,公司迎来了一场生死考验。面对困难,公司领导班子大刀阔斧,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地质大队、油化大队、生活服务公司、修保车间、汽车二队、安装完井队、压裂修保车间等七个外围辅助生产、生活后勤单位的改制分流工作,使这些单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这一年也成为井下作业公司自成立以来改革力度最大、取得实效最明显的一年,虽然面临阵痛和质疑,但公司的主体实力也因此得到了较为完整地保留,为后期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

    2002年1月,按照石油局的总体部署,原局属第一、第二、第五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与井下作业公司重组整合,随着各项规模的扩大,该公司当年即完成钻井234口、进尺17.74万米,创历史新高,为油田原油年产突破1000万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后,井下作业公司继续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于2003年制定了稳住传统市场、扩大塔里木和西北局市场、跨出国门打开国外市场的战略,当年实现总产值8.37亿元;2004年全年主营业务总收入突破10个亿;2005年,主营业务总收入12.46亿元。

    改革让井下人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看到了希望。于是,在2006年,井下作业公司针对持续深化改革提出新的战略思想:战略是公司发展的方向;市场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和谐是公司发展的保障;效益是公司发展的目的。

    这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启示。正是在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公司总收入从2001年的 5.4亿元迅速上升到2008年的18.54亿元,连续 8年实现持续增长,成为公司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尽管在随后的2009年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油价浮动等一系列问题,但井下作业公司始终没有退缩,通过向不断深化改革要效益、要效率,保持了公司的持续发展。

    2011年11月,中石油集团公司决定,将井下作业公司划归西部钻探工程公司,“改革的变迁”下,井下人又将如何应对?

    第四章   续写辉煌  

    2012年,是井下作业公司划转到西部钻探公司的开局之年。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井下人通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成功实现“三个突破”、“三个转变”和“五个增强”。其中,在北疆非关联交易市场取得有效进展;将酸化压裂打入中石化春光油田、黑油山公司和新港公司等新市场;将南疆市场的份额从28%提升到了42.7%,全年实现产值10.67亿元,各项业务再创历史最好水平,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

    此后几年,依靠不断持续完善的专业化服务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井下作业公司接连取得了较大突破,续写着属于井下人的辉煌。

    2015年,面对油田市场量价齐跌的严峻形势,该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成功开拓了玉门、苏里格、大庆塔东及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四个压裂新市场。

    2016年,通过大力实施“七个强化、七个推进”工作举措,井下作业公司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钻井业务持续扩大。其中,在实施吉7大平台“工厂化”作业中,用5个月时间实现各道工序紧密衔接、技术方案标准一致、队伍资源全面共享,85%的队伍实现“四个当天”,钻机月速度提升19.86%,创造了吉7井区月进尺纪录和7.62天的单井工期纪录。

    2017年,通过不断优化酸化压裂业务生产组织衔接,实现24小时连续施工,在玛湖区域实施细分切割体积压裂施工,各项参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新疆油田首次实施深井和水平井暂堵转向压裂施工,攻克了油田剩余油开采难题;建立压裂投产数据库,稳步展开压后效果动态研究,压裂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18年,井下作业公司进一步推进改革攻坚的各项措施,创造了酸化压裂总工作量、总包井工作量、北疆压裂工作量、外部市场压裂工作量四项历史新高,压裂配套辅助业务全部突破工作量纪录,大修侧钻首次实现盈利,人均年收入创近年来最大增幅,呈现了规模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升、成果充分共享的新局面。

    2019年,西部钻探公司为推进“两院三中心”的建设,成立了储层改造研究中心,并将井下作业公司正式更名为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随后,公司立即与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及8位业内专家达成合作意向。储层改造西北分中心、集团公司页岩油重点实验室相继获批,新疆油田16个厂、处先后赴中心参观交流,全面增强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动能。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井下作业公司加快建设西部一流、行业领先的管理技术型企业的关键一年,为推行扁平化管理、项目化运行,从年初开始,该公司就全面开展了机构改革工作,将基层单位重组合并,持续优化人员配置,减少管理层级,成立9个项目部、5个专业中心,突出储层改造研究中心技术引领作用,为建设管理技术型企业搭建了精干高效的管理架构及运行机制。

    60年弹指一挥间。面对未来,井下作业公司(储层改造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成绩只属于过去,走过60年的我们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还将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式、新任务,公司将立足新疆、展望五大盆地、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油田服务管理技术型企业,为集团公司稳油增气贡献力量。

时间:2020-09-16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