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纵深
四方英才聚 夯筑强市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克拉玛依市人才工作综述
田华英 周敏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发布。

    这份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行动方案的《指导意见》里,对西部各大省份进行了定位,其中,“支持新疆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形成西向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的表述,奠定了新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核心地位。

    而作为共和国石油长子所在地的克拉玛依,作为已具备超过1300万吨当量的油气生产能力、1600万吨的炼油能力的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的克拉玛依,作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节点城市的克拉玛依,作为新疆北坡经济带核心区的克拉玛依,作为新疆北疆区域交通枢纽的克拉玛依,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发展长卷。

    振兴的克拉玛依,求贤若渴;生机勃勃的克拉玛依,海纳百川。

    慎思笃行,方能瞻高致远。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市的战略基点,改革创新机制体制,构建了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格局,八方人才汇聚西部石油城克拉玛依,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为我市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自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市人才总量达到了10.6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占户籍人口(30.7万)的34.5%,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总量的比例达到30.1%,人才贡献率达33.3%。

    其中,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中共有博士研究生49人,硕士研究生1465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占干部职工总人数的8.8%;全市企事业单位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153人,拥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55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17%;全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4人,入选国家重点人才工程3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12人(目前有5人正在公示阶段)、入选“天山青年”24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39人、入选自治区“天池计划”17人。

    通过油城英才选拔培养、领军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创新创业杰出青年人才选拔培养等市级重点人才工程,我市累计培养本土人才三千余人,其中领军拔尖人才45人、创新创业青年人才12人、首席技师8人。

    大视野 海纳百川引人才

    短短两年,周静的愿景正在一步步达成: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建立,实现了我市生殖医学零的突破,为一百多对夫妻带去了福音;在疆内开展了首次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实现了腹部完全无疤痕的颠覆性微创手术模式的开启;中心医院孕产妇科正在成为北疆四地五师的区域医疗中心,克拉玛依及周边孕产妇危急重症和妇科肿瘤患者基本实现了就地就近救治,妇科微创手术、恶性肿瘤根治术等吸引了乌鲁木齐等周边一些患者到克拉玛依就医,克拉玛依中心医院妇幼中心的学术地位和声誉,以及在北疆的影响力正在一步步扩大……

    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的周静是医学博士,原是广州南方医院著名妇产科专家,曾两次援疆,擅长妇科良性、恶性肿瘤、妇科内分泌疾病、女性不孕症以及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的诊治和各种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等。

    援疆经历中,边疆地区妇产诊疗水平的薄弱让周静生出到新疆发挥才干、支援提升边疆医疗水平的想法,处于北疆中心、拥有老牌三甲医院——市中心医院,人才政策好的克拉玛依进入了他的目光,“想做事,需要平台,需要团队,更需要政府的支持,而克拉玛依,刚刚好。”

    如今,身为中心医院妇幼中心(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主任的周静,每天忙得像陀螺,但他却欢喜,克拉玛依这片广阔的天地,给了他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无限空间……

    和周静一样,受我市人才政策吸引,在北京工作已经9年多、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油画专业的研究生叶城咏回到了克拉玛依,作为文化艺术类专业人才,33岁的叶城咏在我市文化产业人才极端缺乏的情况下,受到了行业重视,并在市文化馆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对于未来他早有规划:联合克拉玛依的文化人士,担负起承上启下的重任,为繁荣克拉玛依的文化事业作贡献。

    周静和叶城咏,只是我市众多引进人才并在我市实现事业和个人发展的一员。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拟定《克拉玛依市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修订了“1+10”人才政策,制定了《克拉玛依市进一步优化引才育才环境激发人才活力的若干意见》,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高层次人才“1150”引进工程的若干意见》《克拉玛依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克拉玛依市关于建立特聘专家制度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配套政策,从安家费、岗位津贴、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家属随迁、健康管理等方面为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保障。

    政策的春风,激发了我市各行各业招揽人才的热情。

    我市先后与哈工大、陕师大等15家双一流高校,与甘肃、宁夏等7省市人力资源市场,与智联招聘、上海外服集团等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招才引智平台,开辟引才渠道,加速了我市人力资源短缺、人力资源市场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的解决;在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广州、乌鲁木齐等地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招揽人才;在各大媒体、知名门户网站发布招聘信息,面向全球招揽人才。

    通过以上措施,仅2019年,就为我市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一千余人。

    柔性引才方面,建立克拉玛依市特聘专家制度,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订《帮扶共建克拉玛依市专家服务基地框架协议》,定期开展上海市“专家博士后服务团”活动,通过特聘、专家服务团方式,柔性引进了党建、医疗、教育、文化、科技、石油石化等行业“特聘专家”142人(含聘任的援疆干部人才),承接相关项目七十余项,开展培训讲座57场次,现场技术指导131场次,参与企事业单位132家,参与人员达3500人。

    同时,来克服务的专家人才全部进入我市专家人才库,可实时联系对接赴克提供智力支持,切实帮助我市企事业单位解决创新发展中的科研技术难题。

    作为柔性引才的成功典型,2019年聘任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黄荷凤院士为我市中心医院特聘专家,“黄荷凤院士生殖医学(远程)工作室”已建立投用。

    大作为 搭建平台聚人才

    2019年9月,市中心医院合并普外一科和普外二科,成立了普通外科中心,49岁的丁锦辉,精通普外科的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外周血管疾病及甲状腺乳腺肿瘤的诊治的丁锦辉,走上了普通外科中心主任兼血管外科负责人的岗位。

    普通外科中心是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下设肝胆胰、胃肠疝、血管、甲状腺乳腺四个专业病区……而血管外科(Vascular Surgery)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针对除脑血管、心脏血管以外的外周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我国只有少数大城市综合性医院设有独立的血管外科。

    从业25年来,在丁锦辉的带领下,将2014年组建的2人血管外科组发展成为拥有6人团队(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在读博士1人)的血管外科,不仅能做各种常规血管外科手术,还能独立进行主动脉夹层的单开窗手术治疗,甚至可以在上海九院陆信武教授的援助下开展国内领先的“双开窗”和“三开窗”手术,一例例成功的手术以及良好的医德医风让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成为新疆颇有影响力的学科……

    默默耕耘的丁锦辉,也收获了市级“优秀医务工作者”、“学科带头人”、市拔尖人才、市高层次人才等诸多荣誉。

    如今,作为普外中心及血管外科的学科带头人,丁锦辉对团队有了更大的规划:那就是带领团队将普外中心建设成为北疆区域性普通外科诊疗中心,把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建设成为北疆血管外科中心……

    事业和自我发展的双丰收,让丁锦辉心生欢喜,是这座城市,给了他不断起飞翱翔的机会和平台。

    和丁锦辉一样,2019年7月,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高层次人才工作室成立以后,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刘雁湖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找到了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更多了一份责任,“发挥工作室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作用,带领年轻人和团队共同成长。”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个支点,对人才来说,就是机会、机遇和平台。

    而机会、平台对一个人甚至一个领域的重要性、延展性和引领性,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决策者和人才工作者早已了熟于心。

    基于此,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围绕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采取项目化的方式全面推进我市各领域人才发展工作,为我市各行各业人才提供发展机会、平台。

    紧扣石油石化产业链和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着力搭建“产业+”“科研+”“创业+”等干事创业平台,以重大创新创业平台涵养高端人才、助推高端人才发展,通过建立1家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8个高层次人才工作室、1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充分有效发挥高层次人才和专家人才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

    打造专业技术人才孵化平台。成立“克拉玛依市先进科技联合研究院”,采取企业入股,进入事业编制等多种灵活方式,引进聚集十余个国内外高层次研究人才及团队,成为帮助地方企业解决制约发展和产业技术升级等关键重大技术问题的智囊高地。

    搭建“项目+人才”服务平台。依托北京大学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品牌效应,吸引百余名硕、博研究生来克完成项目合作、课题研究54个;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博士后人才3人,实施高端项目12个。

    着眼于扶持青年人才创业。2017年以来,建设创业实训基地,通过举办创业培训、创业沙龙和电商实训等活动,为创业青年提供多样化创业培训平台;打造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经营场地和全要素创业服务,截至目前,孵化基地累计入孵团队176个,带动就业1260余人。

    大成长  多措并举育人才

    2018年,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参观培训13天,大数据、工业物联网平台的交流学习让孙长江大开眼界;2019年,赴中国人民大学进行领军人才培训,大视野、大格局的全球思维让孙长江思绪激动……到著名院校培训学习的同时,还有机会到当地高精尖企业去参观。

    201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培训期间,孙长江在国家互联网应急响应中心参观交流时,还与对方达成了业务合作关系。“国家互联网应急响应中心这种机构,没有政府的组织和对接,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进去,更别说产生合作发生业务关系了。”孙长江说。

    孙长江是新疆金牛能源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研究所所长,是国家发明专利三项奖项、国家民营科技工作者发展贡献奖的获得者,是自治区“天山英才”、自治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克拉玛依市领军人才。其科研团队先后被授予克拉玛依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室”,被自治区科技厅批准为“新疆油田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发改委批准为“新疆物联网变送器工程实验室”等称号。

    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

    孙长江坦言,正是在克拉玛依这片沃土的滋养下,他这粒种子才有了无限生机。

    和孙长江有同感的还有独山子文联副主席付剑锋,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对我市文化艺术的交流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建立艺术空间,为培养年轻艺术人才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2018年,他成功入选市领军人才、市高层次人才工作室领衔人。

    孙长江和付剑锋的成就,得益于我市重视本土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强有力的措施。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出台各类支持培养人才的办法,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入手,实施了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等6项重大人才工程,培育了一支总量大、素质高的本土人才队伍。

    加快高层次人才培育。以“高、精、尖”为选拔原则,在教育、医疗卫生、石油石化、信息、政法、金融等领域选拔出45名领军拔尖人才,实行三年期深度培养及动态管理,为各类优秀人才施展才干提供广阔舞台。仅2019年,领军拔尖人才共发表专业论文81篇,承担课题项目116个,完成各级技术报告、成就112个(份);获得授权专利39个,获得奖项52个,实现产值增长4亿元,纳税总额增长1896万元,节约各项成本、费用1625万元。

    启动创新创业杰出青年选拔培养工程。在科技信息、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重点新兴领域选拔出12名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创业杰出青年人才进行定向培养,引领带动全市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首席技师”选拔培养工程。在全市操作和服务岗位选拔8名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实行2年期动态培养,带动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培养企业后备技能人才360人……

    扩大人才援克综合效益。实施“沪克”访问学者选派计划,积极链接中直机关和上海后方资源,争取到19个培训、挂职项目,960多名教师、医生和干部到上海市参加培训,150多名医生、教师和基层干部到上海相关部门挂职,另有5000多名教师、医生和医疗领域、经济领域工作者得到了来自上海的教育、医疗及其他领域专家的授课培训。组织全市援疆干部人才结合分管业务“项目化”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为全市启动“5个100”干部人才培养、各类培训、警务人员绿色就医通道、“名医(师)工作室”“特色诊疗中心”创建等各类干部人才项目26个,投资项目经费835万元。

    大情怀 倾情服务暖人才

    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忙碌的朱敏今年有个小计划,那就是赶紧把政府免费赠与给她的住房装修一下,感受更多家的温馨;想到刚来克拉玛依,在良好的人才环境和优厚的人才政策下,朱敏直接拎包入住到人才公寓,公寓一应俱全,居住上的任何事都不用操心,而把更多的经历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安居方能乐业。

    记者从市人才主管部门了解到,为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我市在市中心城区先后筹集装修了280套人才公寓用于人才住房,此外,正在筹建克拉玛依市人才小镇和青年公寓,旨在为各类人才在我市安居乐业提供良好的居住保障。201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已为全市117名高层次人才解决了住房需求问题。

    人才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人才环境和发展前景的竞争。

    我市着力整合各类资源优势,从人才最关心的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入手,打造了“更专业、更精准、更温情”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增强了人才对城市的黏性。

    实施“暖心工程”,健全党管人才体制机制,加强党委联系专家人才工作,出台《市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施方案》,拓宽了人才建言献策的渠道。优先保障人才开发投入,制定出台《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人才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专项资金设立以来,市本级共投入八千余万元。

    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人才引进承诺制度,破除人事管理壁垒,采用“先办后审”方式,第一时间为引进人才办理入职入编,第一时间认定工龄,第一时间开展岗位聘任,加快人才政策兑现落地;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减少学历、论文等限制性评价条件,全面推行“代表作”制度,对边远地区和野外一线人才不作论文要求,着力为人才发展“减负”和“松绑”。设立特殊人才职称直评通道,打破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增强人才的满足感、获得感。

    健全工作机制全面保障人才服务。建成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平台,将我市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一人一档”入库管理,通过2名人才服务专员及时联络、逐人管理,全面承接高层次人才接待、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出台《市引进人才住房保障实施细则》,对人才住房保障的“一站式”申请流程进行规范。开发人才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展线上申报、审批、办理等服务,让人才足不出户享受落户安居、子女入园入学和协助配偶就业等精细化服务。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随着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密集落地新疆,克拉玛依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从四方涌入克拉玛依,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如雨后春笋般孕育而出……

    他们将在克拉玛依这片沃土之上,奏响人才事业与城市梦想、国家梦想同频共振的雄浑乐章!

    克拉玛依这片群英荟萃之地、智力引擎动能澎湃之地,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蓝图的征程上,留下克拉玛依乐章!

    本报将于近日持续推出《坚守初心 聚才汇智筑梦前行——“油城英才”风采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时间:2020-07-06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