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纵深
以和谐铸造企业之魂
地质公司多年资助井下生活退休站小记
武海丽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逢年过节慰问井下生活退休站的老同志,为改善井下生活退休站的条件提供帮助,这已经成为地质工程公司坚持多年的传统和习惯。

    暖心惊喜

    多年来,不论公司经营状况如何,这件事情从未改变;多年来,不论公司人事怎样更迭,这件事情从未间断。

    你我心中或许都会有疑问: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地质工程公司坚持这样一份社会担当的情怀,究竟是何使然?

    2007年的春节,井下作业公司退休职工海鸿德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地质工程公司送来的鸡蛋、牛奶、苞谷等慰问品。

    说这份礼物“特殊”,是因为它实在让人“意外”。从井下退休站把东西领回家的路上,海鸿德一个劲儿地和老同事嘀咕:“没想到啊,真的没想到。”

    地质工程公司的前身是井下作业公司水文地质大队。改制后,它在字面上就已经和井下作业公司剥离了。

    这是海鸿德的第一个“没想到”:一个在家族困难被迫减负背景下、独立门户去打拼的孩子,虽然走得远了,但并没有忘本。

    作为克拉玛依油田第一家整体改制企业,地质工程公司没有任何现成模式和经验可作为借鉴。穿过迷雾踏上未知的路途,它的步子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沉重。

    持之以恒

    这是海鸿德的第二个“没想到”:地质工程公司自己的日子尚不宽裕,过节了竟然还惦记着退休站的老人们。

    然而,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没想到”在前方等待着海鸿德。此后时光流转,每年的大小节日,包括他在内的井下退休站的老人们,总能收到来自地质工程公司的慰问和祝福。

    改制之初,地质工程公司董事长曾向员工承诺:“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吃的。”公司一天天做大做强,当初的承诺,他做到了。实际上,他还有另外一句承诺。有人问他要坚持资助井下退休站多久,他回答说:“只要公司能活下来。”

    以诚信立身、立言、立业。这件事,他同样做到了。时序更替中,地质工程公司的发展壮大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是不管市场外部环境如何、公司经营状况如何,哪怕是“勒紧自己的裤腰带”,也没有一年让老人们失望。

    “地质工程公司的卡车来啦!”每年,这样欢呼雀跃的声音都要重复响起。满载着慰问品的卡车开到大门口,地质工程公司的小伙子们忙着卸货,在退休站休息娱乐的、身体硬朗强健的老人主动上前帮忙。不论老与少,都是诚挚温暖的笑脸……

    薪火相传

    岁月的流逝中,人事更迭也从未停止。这期间,地质工程公司的领导班子换了四套,井下退休站的负责人也换了五任,但两者之间的情谊从未变淡。

    2012年,黄泽荣到井下退休站任负责人。到任之前,她就听说过地质工程公司和井下退休站的故事。“终究是百闻不如一见。”这是她的切身感受。

    一上任,地质工程公司工会的负责人就和她取得了联系,聊天的核心有两件事——慰问老人的事情要继续进行下去,井下退休站如果有事需要帮忙可以随时沟通。

    老人们拉着黄泽荣的手,热心地向她介绍井下退休站的环境。“大厅墙上的大屏幕是地质工程公司送的,在这里看通知可方便了。”“这两台空调是地质工程公司给安的,怕我们在这里参加活动时觉得热。”“会议室的新椅子是地质工程公司给置办的,软软的,坐着特别舒服。”……老人们频繁地提到地质工程公司的名字,言语间亲切地像是在谈论自家有孝心的好孩子。

    慰问果然没有停下来。至于向地质工程公司寻求帮助,黄泽荣感觉不好意思开口。事实上,她也无需开口——地质工程公司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经常会来这里探望老人。即使是活动室缺少一副扑克牌这样的小事,公司领导都会专门安排人送来。

    2017年,井下退休站和生活退休站合并,更名为井下生活退休站。不光是换了名字,这里的老人也由八百多人增加到了近一千五百人,新增的老人来自五十多个不同单位,退休前都不是井下作业公司的员工。

    彼时,春节将至。地质工程公司怎么开展慰问?黄泽荣的心里打了一个问号。这个问号很快消解了——退休站“按期”收到了慰问品,而且是1500份。多出来的几十份咋回事?“我们董事长担心礼品里有破损的,留作备用。”听完地质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的话,黄泽荣的眼眶竟有些湿润了。

    2018年,退休站新一任负责人到任。黄泽荣把自己当年听到的话重复一遍,讲给他听:“和地质工程公司的联系不能断……”

    新负责人在工作中还有个新发现:退休站年年举办“地质杯”竞赛。参赛对象是全体工作人员,竞赛内容是谁为老人服务及时、热情、周到。

    每当有老人为退休站的工作“打好评”,工作人员都觉得收获的这份肯定有一部分要归功于地质工程公司:“我们也是受到了带动和影响。”

    地质工程公司对老人们的关心关爱,并不只局限于资助退休站这一点。连老人们的身后事,都是地质工程公司的牵挂。

    敬老爱老

    几年前,退休职工王崇志因患急病,在上海抢救无效过世。得到消息后,地质工程公司董事长放下手头的工作,带着几名员工买了机票,直奔上海。

    王崇志的老伴和女儿悲痛万分,几乎无力料理他的后事。董事长一向把王崇志当作师傅看待,见此情景,他哽咽着告诉王崇志的老伴:“师傅和父亲是一样的,我就是您的儿子。需要儿子办的事情就交给我,我一定办好。”

    最后,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他们克服了所有困难,捋顺了大大小小的事情,把王崇志的后事料理得井井有条。

    这二十多年来,只要是听说退休站的哪位老人过世了,地质工程公司的领导或工作人员就一定不会缺席。他们虽然工作很忙,但总是想方设法为这些“老石油”送上人世最后一程的温暖。

    这些年来,老人们和地质工程公司员工之间的联谊和活动也很多。地质工程公司成立的日子,几乎已经成为大家的“节日”。

    地质工程公司成立10周年时,老人们自发排演了节目,坐车前往地质工程公司设在百口泉的基地演出,台上台下一片欢声笑语。地质工程公司成立15周年时,举办了文化展览活动,很多老人前去参加,有人作画有人写书法,把庆典气氛搞得热闹火热。

    和谐筑企

    地质工程公司投入这么多的时间、精力、资金给退休站的老人们,它自身能获得什么?答案或许就在它的企业发展观里——“诚信树企、科技兴企、管理强企、和谐筑企”。

    所谓“和谐筑企”,在地质工程公司最大的体现就是“家文化”。企业像一个同舟共济的大家庭,敬老爱老是这“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2年前,处在改革大潮的风口浪尖,有不少人对地质工程公司的前景抱着悲观的态度。然而,时间是最有力量的叙述者。22年来,地质工程公司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成功,这不仅证明了企业效益好,还说明员工人心齐。

    人心齐就是“家文化”落地生根的具象。在荆棘丛生的市场中摸爬滚打,一个共谋利益的企业有可能被打垮,但是一个拥有共同价值观、共筑和谐的家庭却怎么也拆不散。

    达则兼济天下。爱老敬老也展现了地质工程公司的情怀和担当。一家有情怀的企业,目光绝对不会仅仅停留在追求利润,而是对社会责任有着自觉的担当。“老石油”是克拉玛依的宝贵财富,他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是整个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切面。

    地质工程公司主动伸出一双有力的大手,为晚霞满天的天空涂画温暖的色彩,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了一份力量,同时也在城市的角落播撒下了爱心的种子。

    独行快,众行远。地质工程公司作为一家有爱心、有担当、有着独特文化的企业,一定可以走得更加坚实、长远。

时间:2020-05-12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