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田故事
让流不动的油田“奔跑”起来
——记工程技术研究院油气工艺研究所副所长陈森
姜晶华

陈森正在进行风城SAGD方案审查工作。(图片由本人提供)

    陈森,是幸运的。

    因为一参加工作,他就加入到了全国最大超稠油油田——风城油田的开发中。

    幸运的背后是沉甸甸的挑战。这份挑战意味着,他要直面一系列世界性开发难题,要经历坐过山车式的科研心路历程,要在毫无经验可循的技术实践中开创新天地。

    陈森,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集团公司先进科技工作者、青年立业英才,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一次次攻坚克难的创新实践。

    陈森,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油气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工作12年来,他用不放弃不抛弃的科研精神,通过科研创新推动了新疆油田稠油、超稠油的高效开发,让流不动的油田“奔跑”起来。

    直面难题  迎接挑战

    2008年,从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陈森来到新疆油田公司工作,半年的现场实践后,他一头扎进了稠油、超稠油开采工程技术研究工作中。

    作为全国最大超稠油油田,风城油田的原油粘度最高达1000万厘泊。粘度在100万厘泊的稠油采出地面,就能像卷毛毡一样卷起来;粘度高达1000万厘泊的稠油,硬似刚从冰箱拿出的冻肉。要把这样的稠油开采出来,难度非常大。

    这一年,风城油田投入规模开发。这一年,为经济有效动用该类资源,新疆油田开始在风城油田开展双水平井SAGD先导试验。由于超稠油油藏在原始温度下不具备流动性,双水平井SAGD开发过程分为启动与生产两大阶段。

    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注蒸汽循环预热方式进行SAGD启动,可由于风城油田超稠油具有粘度高、渗透率低等特征,SAGD井组预热时间过长,带来了启动阶段蒸汽用量大、地面高温产出液处理困难、建产慢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超稠油的规模化开发。

    为解决SAGD启动阶段存在的难题,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后,2012年12月初,一项名为“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扩容启动关键技术”的项目,在冬季基本停工的时间点进入现场试验,陈森正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这项技术也被科研人员俗称为“快速预热技术”。

    坚守现场 开展实验

    从2012年12月初到2013年1月初,陈森和几名科研人员坚守现场二十多天,在风城油田重1井区FHW302P井先后两次开展快速预热技术试验。

    12月上旬的一天,重1井区现场,白雪皑皑,寒风刺骨。紧闭着双唇的陈森紧盯着压力表,心中反复出现同一个问题:怎么会失败呢?

    两天前,试验方案设计方提出反馈意见:经过一周的试验数据对比,“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扩容启动关键技术”(快速预热技术)不适合在风城油田超稠油展开。

    得知这个结论,陈森从心底里不认可。随后,项目组内部也产生了一些争议:有人建议暂停试验,另寻别的替代技术;有人坚持重新设计方案,重新进行试验。陈森则是后者。

    12月中旬,陈森带着熬了几天几夜做好的试验方案来到现场,快速预热技术重新“登场”。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试验由新疆油田公司主导,这也意味着,一旦试验成功,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动权便牢牢掌握在新疆油田手中。

    欢呼雀跃 飞扬井场

    又一个24小时轮流值班坚守的一周,陈森和同事在试验现场收集流量、压力等各类数据上百个,带着忐忑与期望的心情,等待着试验结果的诞生。远离试验现场一百多公里的克拉玛依市区,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正等待着父亲的爱抚。为了早日实现试验的突破,儿子出生的第三天,陈森就赶赴试验现场,手机里存着儿子可爱的模样。

    12月20日,第二次试验结果“出炉”,快速预热技术试验获得成功。阵阵欢呼声在冬日的井场飞扬,眉毛结了一层冰的陈森,望着远处的抽油机,眼睛湿润了,笑了。

    2013年至2017年,“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扩容启动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金戈壁油砂矿累计应用六十多对双水平井SAGD井组,单井组平均预热时间由二百五十多天缩短至一百天左右,平均蒸汽用量由3.7万吨减少至1.7万吨,大幅降低成本近两亿元。该项技术于2018年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陈森长期坚守新疆油田稠油、超稠油开发重大试验及推广项目一线,成为新疆油田稠油、超稠油开采领域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他负责承担新疆浅层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开采技术、注蒸汽后稠油火驱开发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形成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稠油火驱开发工程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时间:2020-09-29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