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油城故事
嘎尔生·阿地牙:用行动守护传统文化
郝建美

    历时30年修一本《卫拉特蒙古语词典》词典,自己花钱录制即将消失的蒙古长调,对于今年68岁的嘎尔生·阿地牙来说,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守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幸运。

    嘎尔生·阿地牙说:“我不是创造者,勉强算是个‘修补匠’。能用自己的方式努力修补咱们的传统文化,我觉得十分光荣。”

    编纂蒙古语词典

    1969年,乌尔禾红光公社党支部和革委会研究决定恢复小学办学,由嘎尔生·阿地牙等知识青年担任学校教师。从此,嘎尔生·阿地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授蒙古族孩子们语文课程。他立誓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让知识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

    但在教学过程中,嘎尔生·阿地牙深切地感受到,把蒙古族文字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不容易,同事之间常因为正字语法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要是我们有本蒙古语字典就好了。”一位老教师无意中说的话,却深深地扎根在了嘎尔生·阿地牙心里。从此,他有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他说:“我要修订一本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把蒙古语翻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词典,就像《新华字典》能够标注字音、标识字形、解释字义一样。”

    考虑到在新疆生活的主要是卫拉特蒙古人,嘎尔生·阿地牙一边教书,一边动手查阅资料,大量收集卫拉特蒙古词语条,着手准备编纂《卫拉特蒙古语词典》。

    为了搜集正宗的卫拉特方言词条,每当寒暑假期,他就骑马四处找寻会说卫拉特蒙古语、发音原始的人。从邻近的蒙古族人聚居区到数百公里以外的偏僻地区,他的搜集范围逐渐扩大。

    一次,嘎尔生·阿地牙听朋友说和布克赛尔有一位69岁的卫拉特蒙古族老人,方言说得很地道。于是,他带上糖和砖茶,和朋友一起去了老人的家。

    他一边和老人聊天,一边记录老人的发音。因为记录的同时还要与从前的记录做发音、写法、词义比对,嘎尔生·阿地牙经常跟不上老人的话题,为此老人还向他发了火:“我说这么长时间,你怎么不吭声呢?”

    虽然被骂了,嘎尔生·阿地牙却一直笑着,他说:“老人懂得很多,发音也很纯正,我收获很大。”

    “你这样付出图什么?能赚钱?还是能让你出名?”嘎尔生·阿地牙的妻子、儿女对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编纂词典工作并不认同。但嘎尔生·阿地牙从没有想过放弃。

    他说:“我在编纂过程中发现纯正的卫拉特蒙古文字语言流失得太快,需要进行修补。同时,有了词典,我们能更准确地将蒙古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孩子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效率。”

    历时30年,嘎尔生·阿地牙在不断收集、研究和注解卫拉特蒙古语词汇,查阅百余部国内外相关资料后,终于在2000年编纂完成了上、中、下三册,共2700余页,注解词条近六万条的《卫拉特蒙古语词典》。

    “我退休后,又前后修改订正过8次。”嘎尔生·阿地牙说,“由于资金原因,这本字典到现在都没有正式出版。我希望它能够早日面世,为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一份绵薄之力。”

    留住消逝的歌

    2012年,60岁的嘎尔生·阿地牙退休了。离开了一辈子的教学岗位,嘎尔生·阿地牙觉得内心空荡荡的。但在他发现本民族原生优秀文化流失后,他的心又开始萌动起来。

    嘎尔生·阿地牙想:“乌尔禾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区,有许多精彩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方言歌调。老一辈人越来越少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消逝的局面。我要尽自己的努力,给后人留下点什么。”

    这一次,嘎尔生·阿地牙把目光放在了蒙古长调上。

    蒙古长调,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嘎尔生·阿地牙说:“现在,在乌尔禾会唱蒙古长调的大部分是老人,很少有年轻人会唱,再过几十年,在乌尔禾可能就听不到蒙古长调了。”

    为此,嘎尔生·阿地牙自费买了录像机。他找到乌尔禾区的老人们,请他们演唱具有乌尔禾区土尔扈特部特色的蒙古长调民歌,并记录下来。

    2013年,他还向儿子学习使用电脑登录网站,将这些长调视频发到了优酷网站上,让更多地人知道蒙古长调。

    嘎尔生·阿地牙的这一行为得到了乌尔禾区二十余位老人的大力支持。八十多岁的麦森·加瓦是蒙古长调演唱者之一,每次录像,她都会穿上崭新的衣服,全情投入。她说:“这是好的事情,我们愿意和他一起努力,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

    据了解,截至目前,嘎尔生·阿地牙已经先后收集整理乌尔禾区蒙古族长调民歌82首、不同演唱风格的长调民歌6首、蒙古族小调民歌10首、蒙古族萨吾尔登系列舞曲10首。

    嘎尔生·阿地牙说:“这些蒙古长调演唱人员的平均年龄已经80岁了。蒙古长调这一传统文化亟待抢救和保护,不然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一首歌谣、一曲旋律。我现在正在寻找对长调感兴趣的年轻人,帮助他们学习歌唱,让蒙古长歌能够有新鲜血液的载体,传承下去。”

时间:2019-01-25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