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企业新闻
对症下药, 啃下稳产硬骨头
薛智友

维修班两名骨干员工在检查泵况。

作业区明星班组采油7班班员郎海荣在紧盘根。

    问题

    注汽气窜干扰影响原油产量

    解决

    采用“集团注汽”技术,实现日增产近百吨

    结果

    各专业组协同作战,扭转产量下行劣势

    自“五场会战”开展以来,采油一厂红浅采油作业区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及油田公司部署,紧紧围绕“采油一厂10月底原油日产水平达到4200吨”的会战目标及“采油作业区全年26.3万吨”的产量任务,以增产措施和修井作业为抓手,开展精细化专项监督,有效顶住了产量下行压力。

    小技巧  撬动大杠杆

    1至8月,红浅作业区面临产量下行压力。红一3井区去年日产油量124吨,含水85%,现日产油量84吨,含水89%。该作业区采取各专业组协同作战和现场封闭驻井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摸排问题井,发现欠产原因为阶段采注比过大,是注汽气窜干扰影响到了原油产量。

    找到了问题,就要对症下药。

    面对注汽气窜和油层先天发育不良的客观地层原因,该作业区员工使用集团注汽技术,将发生过汽窜的井尽可能多地组合在一起注汽。红一5分为7个区域,其中1号区域实现了7台锅炉对相邻4个杠点23口井同时注汽,这也是采油一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集团注汽。目前,1号区域的23口汽窜井采用同注同焖同开策略,措施后获日增油量55.8吨,2号区域22口井措施后日增油量38.7吨。同时增加30口补层上返井,日增油量达60吨。加之措施前日产水平540吨,基本可达到日产700吨,逐渐接近了剩余水平指标。

    “目前的核心方案就是最大区域的最大注汽量。”该作业区副经理高怡说,“这就像家里蒸馒头,一个大锅盖,汇集了所有的热量盖在地层,这热量还能跑到哪去?稠油只要有热,就会有产量。”

    最大注汽范围的一个小技巧,撬动了增产大杠杆,采用开创稠油注汽先河的“集团注汽”技术,红浅作业区实现了日增产近百吨。

    实作风  啃下硬骨头

    从三上百万吨的主力军,到现在上产的“困难户”,2021年该作业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完成产量目标,该作业区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党员干部采取“5+2”“白+黑”的工作模式找差距抓落实,真正形成“一心一意为产量,一点一滴见初心”的强大合力。

    会战期间,各专业组紧跟作业区部署,大干实干苦干。

    在地质组,员工们夜以继日优化报表管理、深化地层分析、研究制定地质措施、力争上产。

    在经营组,员工们以“去库存,优增量,减存量”为管控方向,全员上阵、修旧利废,用旧铁皮制造指示牌,自主维修胶皮闸门、光杆卡子,循环利用旧闸,全力以赴地缩减送班车、值班车数量,仅会战期间就实现节约资金23.12万元。

    在综合组,员工身兼数职,宣传、女工、党建、计生工作样样不落人后。

    在安全组,全员化身增储上产的安全“保镖”,对照《新疆油田公司违章行为重点整治清单》内容,从员工日常工作的三穿一戴、操作规范到注汽井停机断电三锁等内容深查严查,筑牢了一道保量增产的“安全屏障”。

    在基层生产班组,为精准判断油井情况,将更完整的资料反映出来,老牌明星班组采油七班班委成员带领员工学习《油水井动态分析》,加密巡检,力争对问题早发现,早汇报,早处理。

    “各专业组与基层班组迎难而上,协同作战,为我们诠释了‘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红浅精神!”该作业区党支部书记朱峰说,作业区上下一心,扭转了产量下行劣势。“油量稳产实现了。但由于前期欠产的原因,下一步,我们要保质保量完成‘五场会战’产量指标和年度目标任务。压力依然很大,必须咬定目标不放松、咬定产量不松劲,继续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朱峰说。

时间:2021-10-12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