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企业新闻
直面危机挑战打赢提质增效突围战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聚焦产品结构调整,“破局”攻坚创效纪实
屈斌 杨玲

雨后的克石化装置厂区。 通讯员 郭新 摄

彩霞映照着克石化厂区。 通讯员 郭新 摄

克石化一线操作人员正在维修阀门。 通讯员 丁恬甜 摄

炼油第四联合车间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调整。 通讯员 丁恬甜 摄

    这既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效益实现保卫战”,也是一场浴火重生的“提质增效突围战”。克石化依靠特色产品,聚焦产品结构调整,“三位一体”精准施策,变危机为契机,奋力推动公司新一轮行业转型升级。

    如果不是身在石油石化行业,你可能感受不到,什么是他们口中所说的“至暗时刻”。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给炼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克拉玛依石化公司,作为吨油利润和盈利能力始终稳居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前列的特色炼化企业,在危机之下,面临油品销售不畅、库存高、生产装置低负荷运行等重重压力,3月、4月出现了十多年来的首次亏损。

    如何“破局”攻坚创效之路?

    一场浴火重生的“提质增效突围战”在克石化打响。

    超前谋划应战策略

    4月22日,克石化召开“提质增效动员推进会”,向全体员工发出应对生存发展大考的动员令,拉开了“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大幕。

    其实,早在疫情防控初期,克石化就以敏锐的“嗅觉”,感知到市场销路问题,公司领导第一时间安排生产运行处,围绕“怎么去生产?”酝酿应对方案。

    “适当降量,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克石化生产运行处负责人范惠明说,产品卖不出去,如果不降低生产量,库存压力将会到达极限。

    为此,针对疫情防控期间的生产情况,生产运行处先后做了三套生产方案——“装置低负荷运行方案”“装置最低负荷运行方案”和最极端的“停部分装置运行方案”。

    “考虑到安全生产,我们的原则是装置能不停就不停。”范惠明说,一是因为天气寒冷,装置频繁开停安全风险大;二是因为新疆油田的产量还在维持,尤其是稠油,稠油加工装置一旦停运,将对油田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避免最极端的情况发生,克石化销售总公司积极联络中石油各大专业销售公司,“见缝插针”地疏通销路,100吨、200吨……500吨、1000吨,只要市场有需求、能让适销对路的产品“走出去”,就能为生产后路的畅通提供更多空间。

    就这样,1月底到3月初,克石化以“装置最低负荷运行方案”(满负荷量的60%,装置运行底线)渡过了前所未有的第一道难关。

    这一过程虽殚精竭虑,但也因此让克石化深刻地认识到,这既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效益实现保卫战”,也是一场浴火重生的“提质增效突围战”。

    “如何兼顾成本和效益?”成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掌握主动权,克石化及时调整生产方案,将应战策略瞄准聚焦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优化全过程。

    利用特色灵活应变

    “产品结构调整,是实现增产增销增效的必由之路。”克石化负责人许立甲如是说。

    克石化之所以被业界称之为“特色炼厂”,是因为它以稠油深加工为主线,集成品油、润滑油、沥青三大特色产品于一身,很多产品质量处于世界或国内领先水平。

    根据特色产品加工路线,克石化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在三大特色产品齐头并进和两两搭配打“组合拳”两种方式中灵活切换,寻求特色高效产品之间的效益平衡点。

    “这是我们的优势之一。”范惠明说,一般石化厂只有一条生产路线,没有可优化、运作的空间;少数石化厂可以在炼油和化工之间转化,而克石化属于行业中的特例。

    另一个优势在于克石化紧靠油田,原油资源能够得到保证,并且可根据市场需求同步实现分采、分储、分输、分炼。

    集中落实到生产上,就是充分发挥成品油、润滑油、沥青三条加工生产线的灵活调整优势。

    但装置调整的幅度“弹性”有限制,比如汽柴油产率的调整幅度在40%—60%之间,润滑油可在3—6万吨/月之间浮动,沥青一个月的生产幅度在3—10万吨。

    应对当前形势,怎样调整产品结构,搭配组合出最佳生产方案?

    这是克石化降本增效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地方。

    “三位一体”精准施策

    克石化独特的“三位一体”定产方式,是输出最佳产品生产方案的“法宝”。

    所谓“三位一体”是指——

    以财务为龙头、做“指挥棒”,销售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形成“销售围着财务转,生产围着销售转”的生产模式。

    这是克石化能够精准实现产品结构调整,在5月成功扭亏为盈的关键。

    其实,这一模式一直应用于克石化生产销售之中,只是危机之下,效果更为凸显。

    “今年3-4月份,是我们压力最大的时候。”克石化销售总公司负责人孙军说,生产上已经降到最低负荷运行,市场销路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迟迟无法打开,谁都无法确定哪怕是第二天的市场形势。

    但那时,财务处已经根据原油价格的波动,对克石化生产的所有产品进行测算,并对效益好的产品进行了排序,等的就是市场需求信息。

    绝不能坐以待毙。

    孙军开始每天与市场各大专业销售公司对接,了解各类油品的库存量和库容情况,通过市场信息平台和销售人员搜集的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直接对接用户掌握最前沿的服务需求;随时关注各大工程开工复工时间,甚至实时跟踪每日航班增线情况……他将每天的工作量和完成情况都记录在册,仅2月、3月的内容就满满两个本子。

    “每天打电话虽然都问同样的问题,但今天没结果,明天还要继续打,只有这样,才能第一时间、全方位、准确掌握市场最新信息。”孙军说。

    通过提前预判市场动向,结合财务测算,多方研判后,3月下旬,克石化最终确定了当下最佳产品生产方案——最大量生产润滑油,最大量生产沥青,最大程度控制轻质化(汽油、柴油、煤油等)。

    而三大类产品的具体生产配比,要根据每周的生产例会、每月的计划讨论会做及时调整。不同时间段,还要根据市场重新调整方案。

    “形象地说就是有10吨面粉,用几吨制作面包、几吨制作面条、几吨制作馒头,要结合一段时期内的市场效益、需求量及产品附加值来进行综合研判。”孙军说。

    这一运行方案,也与中石油集团总部“控油增化、控油增材(材料)”目标相一致。

    4月中旬,结合集团公司下发的下降10%以上的成本和税前13.2亿元的效益指标,克石化将这一方案具体细化、量化、完善,形成了2020年克石化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生产优化降本节支

    面对新的指标,压力是空前巨大的。

    市场逐渐复苏后,克石化按照最佳产品生产方案,第一时间与市场销路精准对接,遵照效益最大化原则,将以往生产轻质化的优质馏分全部用于生产润滑油,最大限度地降低汽、柴油产量。

    与此同时,生产运行处以“大平稳出大效益”为基础开展提质增效工作,持续深挖装置潜力,不断进行生产过程优化和系统优化。

    生产过程优化一方面是按照生产运行方案,按需要调整三大类产品的生产结构;另一方面是针对每条产品生产线,进行工艺流程优化。

    系统优化是针对装置生产时所需的“水电气暖风”能耗进行优化。

    4月中旬,气温日渐回暖,市场沥青需求量大幅上升,范惠明建议提前关停生产汽柴油的100万吨/年焦化装置,只使用前端可生产沥青的常减压、丙烷脱沥青两套装置,以实现最大程度降本增效。

    要知道,增产沥青生产方案,关停100万吨/年焦化装置的意义十分重大:不仅缩短了产品加工链(后端Ⅰ套酸性水汽提装置和加氢处理装置同时关停),降低了吨油加工成本,增加了吨油盈利能力,还减少了低附加值产品——成品油14万吨、石油焦3.6万吨,有效节约了能源消耗。由此每月可降低成本近三百万元。

    5月,克石化生产装置的完全加工费已降至300.76元/吨,比总部指标还低8.5元/吨,加工量超进度2.94万吨,提质增效效果显著。

    除此之外,按照提质增效方案,生产运行处还先后完成了多项措施的实施,其中炼油第五联合车间“优化50万吨/年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反应系统换热平衡,节约燃料”项目完成后反应温度降低2℃,燃料气节约20方/小时左右,“优化细化18万吨/年苯抽提装置操作,节约蒸汽”项目实施后溶剂比由4.3降低到4.0,节约蒸汽约0.5吨/小时;油品储运中心“控制好原油罐区温度,节约蒸汽”项目实施后,罐温保持60余度,蒸汽用量一个月可降低6.7吨/天左右。截至6月20日,集中收回供热蒸汽款533万元。目前,2020年节能节水重点管理措施43项已经完成14项,预计节约成本80万元/月。

    在系统优化方面,生产运行处通过分析燃动费用与付现成本,发现自产干气与外购天然气在同等热值下成本差值约为0.4元/方,以此为出发点,成功改造销售总公司一车间导热油炉,使其燃料可在天然气和自产干气之间切换,兼顾自产干气夏季富裕、冬季不足的特点,夏季可节约天然气200万方,预计节约成本80万元。

    主动求变增效提质

    多产多销高附加值产品,是克石化近年来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向。

    尤其是去年Ⅲ套高压加氢装置建成投产后,克石化建成世界级高档润滑油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00万吨。加上100万吨/年高等级沥青加工规模优势,克石化在调整高精尖、特色化、差异化油品生产方案上更为灵活。

    今年,以此为依托,克石化销售总公司除了做好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与各专业销售公司联络,还主动求新求变,将“触角”深入到市场需求端——用户身边,全方位了解市场信息,找准市场需求,准确把握产品价格,更好地延伸了“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生产”,开发新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4月初,疆内及西北地区去年启动的大型基建项目,随着复工复产的启动,整个沥青市场的需求量呈现良好的上升态势。通过与燃料油公司共同努力,近两个月的沥青生产销售量达到10万吨以上,并实现全产全销。

    不仅如此,通过开拓沥青市场、协调合理提高沥青生产量,预计2020年沥青销售可实现90万吨/年,比年初销售预期增加20万吨,可增效近五千万元。

    润滑油销售方面,通过市场信息精细化对接,根据产品用途调整油品比例,积极扩大内销,5月上旬,高档润滑油的出厂效益和市场占率均大幅上升。

    同时,销售总公司根据用户需求,协调生产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金属加工油、不溶性硫磺填充油、轮胎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并充分利用克石化原料优势,加大用户服务意识,生产出了用户适用、性能稳定、有特殊要求的订制油品。

    提质增效工作不局限于此。

    销售总公司还通过成立“1+1”工作小组,即机关增效工作小组和车间减本工作小组,按照“分工明确、制定方案、协商降本、合理控费”进行闭环管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已实现服务提供商降费、创新创效项目降本等成本约一千余万元。

    在危机中抓住契机

    危机,是考验企业韧性的利器,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契机。

    “今年,在疫情和油价下跌的双重压力下,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为了企业发展,也为了更大程度的提质增效,我们必须加快转型,从单纯的产品提供商向‘为用户提供全面油品解决方案’的产品服务商转变。”孙军说。

    在危机中抓住契机,变危机为机遇——

    依靠特色产品,聚焦产品结构调整,“三位一体”精准施策,奋力推动公司新一轮行业转型升级。

    5月,克石化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提质增效工作全面铺开的两个月后,克石化不仅“填平”了3、4月的亏损额,还实现了1-5月份总体盈利。

    数字的背后,凝聚着的是克石化人的智慧和力量。前路虽然任重道远,但随着一个个措施的有效实施、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克石化在这场“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的提质增效活动中,不但会“活”下去,还将努力争取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为高质量打造“百年特色炼厂”而夯实更加牢固的基础。

时间:2020-06-30    来源:新疆石油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