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企业新闻
全力打赢“两场硬仗” 为油田发展贡献力量
——吉庆油田作业区防控疫情确保生产工作纪实
青山 易卫华 张昀 段云菲

百日上产中的吉庆油田作业区13号平台压裂现场。

吉庆油田作业区复工复产的同时抓好防疫工作,员工就餐前测体温。

员工在做开餐前的准备。

科研人员深入压裂现场进行指导。

吉庆油田作业区员工在187-h井做压裂前的准备工作。

    今年第一季度,新疆油田公司吉庆油田作业区超产原油2000吨,为新疆油田公司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夺油上产“两场硬仗”贡献了吉庆力量。同时,吉庆油田作业区有力诠释了石油人确保原油正常生产,就是对疫情防控做贡献的责任与担当,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担当。

    成立之初 遭遇大考

    2019年12月16日,吉庆油田作业区正式成立,由准东采油厂原吉祥作业区和页岩油作业区合并而成。命名取意“东部有大庆,中部有长庆,西部应有吉庆”。以“庆”命名油田,既表达了石油人为祖国献石油的自豪感,又有“占天时得地利曰吉,建大业献能源当庆”之意。

    吉庆油田作业区是新疆油田公司三项制度改革进程中成立的新型油田作业区之一,承载着全面建成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和中石油集团公司新型油田作业区示范标杆双重历史使命。

    吉庆油田作业区地处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所辖矿权面积398平方千米,包括吉7深层稠油油藏和吉木萨尔页岩油油藏。在行政区域上横跨吉木萨尔县、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南接天山北麓,东距奇台县40公里,西毗曾是素有“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之称的唐朝西域重镇北庭(今吉木萨尔县),与新疆油田公司总部相距500余公里。

    按照新疆油田公司党委部署,吉庆油田作业区当前主要目标是在2021年突破发展瓶颈,具备年产原油100万吨能力,打牢生存基础;到2025年左右,完善配套技术,具备年产原油200万吨能力,推动新型作业区从设想变为典范。伴随产能建设的推进,逐步实现生产全过程自动监控和管理,形成“生产经营数字化、组织机构扁平化、操作业务市场化”的精干高效新型油田作业区模式,并向页岩油开发专业公司发展迈进。

    没想到,这块静待雕琢的璞玉,却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

    1月21日,吉庆油田作业区召开2020年度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厘清了国家级页岩油示范区创建思路,部署了2020年重点工作。吉庆人满怀“激情非常规,页岩建大业”的壮志豪情,准备春节过后站在新的起点上大展拳脚。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刚刚成立且正在筹备运行的吉庆油田作业区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机构设置不完善、岗位分工未明确、人员之间不熟悉等一系列困难,吉庆人听党指挥、团结一心、主动担当作为,打响了一场特殊的防控疫情、确保生产的战役。

    防控疫情,就要与时间赛跑。1月24日晚23时,吉庆油田作业区第一时间落实新疆油田公司紧急会议工作部署,建立“四办四中心”负责人联络群,机关部门、基层作业区分别建立部门员工联络群,确保上下信息通畅,及时掌握员工动态。

    随后,吉庆作业区党委又迅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会,分析判断疫情防控形势,实行“一套班子、两地办公”的工作运行模式。该作业区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统筹调度,“四办四中心”负责人各司其职,履行疫情防控、安全环保、维稳安保、生产运行职能。

    阻断疫情传播,人员管控是关键。吉庆油田作业区基地实行严格管理,在工作、生活、生产区域严格落实防疫措施,配备消毒和防护品,重点区域每日3次消毒。对全体员工开展测量体温、信息登记、疫情防控知识普及等医学管理工作,食堂采取“一人一桌”的就餐模式,并且严格执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工作要求,把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与此同时,该作业区积极落实自治区防控工作任务,形成地方和企业信息共享、人员共管。吉庆油田作业区根据地方政府要求制定六个“一律”政策,即:进作业区人员一律测温通行、上岗人员一律戴口罩作业、防护用品一律准备充足、办公生产区域一律每日消毒、全体员工一律每日报平安、体温异常人员一律立即送医,以科学的防范确保员工平安应对疫情。

    一心想油 奉献为油

    吉庆油田作业区肩负着保障原油生产和能源安全供应的重任,自疫情出现以来,该作业区的生产运行没有一刻停止,保证生产的背后是吉庆人想方设法顾全大局的努力结果。

    吉庆油田作业区页岩油片区地处红旗农场,生产的指挥、调度、物资中心也设在红旗农场。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红旗农场于1月27日晚实施区域内所有路段全线管控,人员及车辆的出入受到了限制。而这就意味着驻红旗农场的页岩油片区巡井人员无法前往井场巡检。

    吉庆油田作业区党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赶赴现场与红旗农场协商解决方案。经协调后,吉庆油田作业区党委将驻红旗农场的所有员工搬迁到作业区基地公寓,同时,将驻红旗农场的油田协作单位搬至吉7井区现场第三方生活点,以此确保了油田生产不中断。

    1月29日,驻红旗农场的所有员工顺利到达该作业区基地公寓后立即投入工作,班组员工按照该作业区与红旗农场协商后的道路管控要求立即赶往井场开井。最终,为了防止搬离过程中发生溢流而短暂关闭的26口井,重新恢复了生产。

    此外,吉庆油田作业区生产区域地处吉木萨尔县与红旗农场交界处,单井分布点多、线长、面广。随着疫情期间防控措施的不断升级,给该作业区日常巡检、生产车辆运行及物资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为此,该作业区与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多次协商沟通,办理车辆通行证,确保巡检和生产车辆正常通行,全力保障了生产应急物资、防疫物资、员工生活物资的运输畅通。

    同时,该作业区“四办四中心”与基层片区层层联动,与生产区域内县、兵团疫情指挥部做好现场协调工作,做到一事一沟通,与通行路口各检查站工作人员保持联系,打通了保产最后一公里。

    2月初,吉庆油田作业区认识到疫情不会短期结束,需要长期战斗,为了确保完成既定的生产任务,该作业区组织在两地办公的员工利用视频软件开展年度重点工作策划,组织了地质、采油工艺、地面工程和企业文化4场专项工作大讨论,分解目标,细化运行表,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保证及时交流和沟通,作业区通过视频软件开展周例会、专题推进会、成果交流等各项在线会议,在家办公的生产骨干依托VPN办公,做好材料汇报、科研成果编制、各项措施方案设计。

    一季度是完成全年各项生产任务指标的关键时期,该作业区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坚决做到不误生产、不降标准、不减产量。通过摸排现场油水井状况,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制定上产计划。为了减少躺井率,确保井口产量稳定,该作业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监督的前提下,于2月中旬协调组织3支小修队伍进行检泵作业。

    3月13日,新疆油田公司启动上产会战,吉庆油田作业区也吹响了上产号角,将月度生产指标分解到每周,及时跟进产量措施,有序推进新区产能建设和老区措施挖潜。不仅对现场700余口油井重新排查分析,优选出潜力较大的30口井进行工作制度优化,提高产量,而且结合疫情防控,优化安排春季上产压裂队伍的组织方案,协调水平井压裂工作如期进行,进而拉开了东部油田的压裂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吉庆油田作业区致力于信息自动化建设,推动无人值守井场管理进程。目前,中控中心已完成了基础建设,上线运行“无杆泵举升技术、液量含水自动计量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视频实时监控技术”四个智能化采油系统,油田生产自动化应用步入实践阶段。

    在疫情期间,如何最大化减少人员流动,自动化技术无疑是最佳方式。该作业区充分依托已上线运行的智能化手段,通过远程控制方式,开展无人值守井场生产监测工作,已有9口井实现视频实时监控,7口井的远程自动计量装置投入使用,减少了一线员工巡井频次,避免人员相互接触,做到“人员分散,工作不脱节”,保证了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生产。

    虽然“智能油田”监测系统还未覆盖该作业区所有井站,但该作业区加速了对自动化的建设,推动了无人值守模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文化暖心 关爱员工

    吉庆油田作业区不仅认真落实新疆油田公司“关爱员工”战略,而且着力推行文化建设,打造以人为本、关爱员工的“家文化”,力求让“他乡”变成员工的“家乡”。

    疫情期间,该作业区全体干部员工停止倒休,奋战在一线的员工多数工作时间长达数十天以上,一线员工克服连续工作的疲乏,坚守岗位,一如既往做好日常生产和春季上产准备工作。吉庆油田作业区也从多角度,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

    让员工吃得好是首要前提,虽然疫情管控导致交通和物流不便,但是该作业区详细了解各食堂运转情况和员工的需求,想方设法在保障员工生活物资充足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三餐,保证营养全面并搭配点心和水果,让员工吃得舒心。

    其中,为了让远在油田生产现场的员工吃好饭,该作业区用盒饭替代了以往的保温桶送饭,确保了送到油田生产现场的饭菜质量,作业区主要领导还跟随送餐车一同送餐,设身处地地了解员工的需求。

    三八妇女节当天,该作业区为坚守岗位的女职工组织了一场特殊的节日活动,通过视频邀请心理专家帮助大家舒缓压力,千方百计把节日礼物送到现场,温暖了员工的心,从点滴小事中汇集力量。

    长期坚守岗位,压力大、强度高,员工身体、心理经受双重考验,吉庆油田作业区实时关注复工复产动态信息,做足万全准备。2月29日,成功组织了第一批60人的复工返岗,为作业区疫情防控和生产工作输入新鲜血液,是新疆油田第一家组织复工返岗的单位。

    吉庆油田作业区在油田生产和员工生活的过程中要涉及新疆油田公司、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和准东石油基地的四方管理。因此和谐的企地关系十分重要,这点在疫情期间更加凸显。

    除了企地关系重要,企企关系同样不容忽视,因为吉庆油田作业区周边还有吐哈油田、吉林油田和宝明矿业这些共同开发页岩油的企业。

    吉庆油田作业区希望以文化为媒介,打造新型的和谐企地和企企关系。曾经的北庭都护府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的吉木萨尔是国内页岩油开发的主战场,古代的文明和现代的工业在这里碰撞,吉庆油田作业区力求打造以北庭文化为起点的文化品牌,用汉唐文化团结各方,共同繁荣发展。

    吉庆油田作业区主导吐哈油田、吉林油田和宝明矿业成立页岩油联盟,加强在页岩油领域的交流合作,着力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

    与此同时,吉庆油田作业区提出筹办“北庭大讲堂”来外树文化形象,内提文化修养。这个提议得到了吉木萨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认可。

    “北庭大讲堂”将借助多方的资源,共享平台,邀请各行业、各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座,在提高文化素养和汲取知识的同时,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视野和胸怀,包容差异,共谋发展,建立企地、企企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邻里”沟通机制,为和谐油田建设奠定基础,努力打造企地和谐发展示范区。

    坚守岗位 贡献力量

    疫情期间,吉庆油田作业区一百多名干部员工坚守岗位,奋战一线,每一位吉庆人的挺身而出,都为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贡献了坚实力量。

    在疫情期间,许多员工互相之间还来不及见面,就在两地办公了,但是每天的视频会议,让他们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油田生产的地方就有爱岗敬业的动人事迹。3月4日,中石油集团公司优秀党员李培斌负责的19F4平台注水异常,分析原因是执行器出了故障,他与同事检修时发现调节杆和动阀的两个连接键冲掉了,现场没有备件,定做加工受疫情影响更是遥遥无期。但是生产不容耽误,他在井场找了一截废旧钢筋,拿起了锉刀,半小时后李培斌做出了替代连接键,安装、开井、调节水量后顺利解决了故障,保障了生产。

    疫情防控要求严、春季生产条件苦、上产任务压力大。为此,吉7井区2片区的17名员工坚守了44天,为节约时间赶进度,他们带午饭上井。员工依不拉音·阿不都热合曼的妻子在乌鲁木齐市社区抗疫一线,孩子住在准东基地父母家,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在片区的17名员工中,像他这种情况的有好几个,员工们每个人都有对家的牵挂,但他们知道生产更需要他们,只要油井需要,他们就会收起对家人的思念,尽职尽责地投入生产岗位。

    在驻红旗农场页岩油片区撤回吉庆油田作业区基地的过程中,由于道路管控不能及时换岗,页岩油片区巡检二班员工王岳星一人在井区坚守了36个小时,5个小时连续关闭了26口单井,避免了油罐发生溢流。

    王岳星所在的班组管理43口油井,疫情防控期间开井的26口井均为高产井,采用方罐和圆罐生产、罐车拉运的生产方式,需要通过日常巡井随时关注单井压力、方罐液位、罐车拉运原油进度等,单井井距最大相隔五十多公里,管理难度较大。由于疫情影响,拉油罐车和巡井人员限制出入,为了防止油罐满油后溢流,王岳星根据工作要求,在5个小时内关闭了这26口井,并在现场值守,直到吉庆油田作业区和红旗农场协商好生产拉油方案后,重新开井,他才回去休息。

    回到基地公寓,王岳星顾不得吃饭躺在床上便睡着了。同事们打趣说“王岳星睡得昏天暗地”,有人问他:“你这36个小时怎么想的?”他只笑着说:“没有太多想法,就是觉得只有我一个人在井场,我必须及时关井,不能让原油冒罐造成环境污染和产量损失。”

    由于疫情的影响,让吉庆油田作业区中控中心信息控制站女班长周艺的春节值班,变成了持续45天的岗位坚守。吉庆油田作业区持续推进井场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中控中心信息班组承担着井场的实时数据和监控视频,该作业区近八百口油水井资料最终都被汇集到这里。前期的数据核实、分析、录入,都需要人力一一校对。由于中控中心暂时人手不足,周艺和同事们每人都身兼数职。周艺不但要统筹完成班组工作,还要协助中控中心准确、全面上报全部人员信息,并及时掌握人员及相关家属的健康与居住地变化情况。她说,姐妹们都一个顶两个坚持着,我是班长,理应冲在最前面。

    像这样在吉庆油田作业抗疫保产过程中坚守岗位的员工还有许多,也正是有了这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吉庆“铁军”,吉庆油田作业区在第一季度的疫情防控和夺油上产工作中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支吉庆“铁军”,今后将在技术创新的引领下,攻克页岩油难关,实现挂在吉庆油田作业区办公楼前的那句壮志豪言——“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

时间:2020-04-17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