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情暖2020

□编者按

本报联合新疆广播电视台、全区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发起“情暖2020”——脱贫攻坚融媒体公益助农活动,全景式展示各地扶贫开发的工作成果、亮点和经验探索。今日,请随记者的脚步来到有“全国名特优经济林巴旦木之乡”美誉的莎车县,看一看巴旦木是如何托起了阿热勒乡桑霍依拉村村民的脱贫致富梦;一起探究脱贫达人图尔荪·麦麦提为何仅用两年就成为村里致富带头人。

“长寿果”成为“金果果”

□本报记者/赵悦

“巴旦木素有‘长寿果’之称,营养丰富,皮薄肉厚,天然绿色无公害,也是我们村脱贫致富‘金果果’。精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12月6日,广发银行乌鲁木齐分行驻莎车县阿热勒乡桑霍依拉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郭江手捧礼盒,在镜头前向网民推介村里的巴旦木等坚果产品。

郭江手里的礼盒产自县里新投产的新疆小蜂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蜂农业公司”)。礼盒内小袋里有可口的烘干巴旦木、核桃仁等坚果,其原料就有一部分来自桑霍依拉村。

莎车县是全国最大的巴旦木种植基地,素有“全国名特优经济林巴旦木之乡”美誉,全县巴旦木种植面积达90多万亩,而阿热勒乡正处在巴旦木种植核心区域。

阿热勒乡距离县城不远,顺着柏油路前行,记者看到桑霍依拉村和其他几个村依次排开,道路两边和村民的房前屋后,都被大片的巴旦木林环绕着。

“近两年,我们持续扩大以巴旦木、红枣等为主的林果种植面积,林间套种万寿菊、小麦等。我们还经常邀请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指导村民修剪、施肥,确保林果提质增产增收。”拎着精致的礼盒,看着整齐划一的巴旦木林,郭江脸上绽开了欣慰的笑容。

“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有了科学种植管理技术,今年,村民阿依古丽·吐尔地家的23亩巴旦木林喜获丰收。

得益于全县20个村(含桑霍依拉村)的特色林果产品被小蜂农业公司托底收购,阿依古丽家里建了新房,家具也焕然一新。她告诉记者:“今年,薄皮巴旦木收购价每公斤42—45元,厚皮巴旦木收购价每公斤17—20元,比市场价高出3—5元。”

在小蜂农业公司车间里,记者看到员工们正忙碌着,拣选、烘烤、精深加工坚果油等4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一袋袋包装精美的坚果等休闲食品,一桶桶晶莹剔透的巴旦木油等产品被包装好装上货车,源源不断地发往乌鲁木齐、江浙沪长三角等地区的各大超市。

记者了解到,小蜂农业公司正式投产半年来,已解决120多个村民就业,其中八成是贫困户。公司正在新建冷库,准备明年加大对全县的特色林果产品收购量。

郭江介绍,目前,全村产的数十吨巴旦木、核桃等已被小蜂农业公司收购一空。有特色林果业助力,全村68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500元,预计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将达10140元。


图尔荪·麦麦提:

学技术懂技术 脱贫致富在眼前

□本报记者/赵悦

12月5日早上,随着太阳的升高,笼罩在莎车县阿热勒乡桑霍依拉村的薄雾渐渐散去,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去干活。

目送妻子跟着村里的汉族大姐说笑着去村办工厂分拣红枣,望着大门外宽敞干净的水泥路面和自家敞亮整洁的小院,图尔荪·麦麦提黑红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党的政策好,工作队帮扶多,我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从过去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到今年成为农机合作社致富带头人,一说起近两年的变化,图尔荪就乐得合不拢嘴。

“我家种了5亩巴旦木、3亩核桃,以前是靠天吃饭,果树产量低,一亩地纯收入不足500元。我没什么技术,出去打工也挣不到多少钱,老婆经常生病干不了活……”图尔荪一度十分迷茫。

“两年前,‘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郭江多次找我谈话,耐心帮我分析贫困的原因。在他的引导下,我认识到自己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不懂技术。于是我就去村委会夜校学技术,郭书记还经常到我家里来教我。”图尔荪告诉记者,在村干部和工作队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大,掌握了不少建筑方面的知识和种植技术。

学习效果立竿见影,图尔荪很快就尝到了甜头。2018年,因为懂技术,他成了工地带工领队,打工期间月工资从当初的七八百元一下就提高到五六千元;通过精心打理果园,家里一亩地纯收入达到了1500元。

2019年,图尔荪的信心更足了。初夏时节,工作队争取到了收割机等9台机械设备和32台配套设施,开始实施农机合作社项目。在村干部及工作队支持下,他通过村民选举成为村农机合作社的负责人,带领村里12个村民,共筹集了18万元,大家拧成一股绳共同发展。

从夏天忙到12月初,农机合作社已有了30万元收入,预计明年初,社员们人均能有数万元分红。

“算上合作社分红、果园和我们全家打工的收入,今年我家预计收入超过5万元。”图尔荪说,正是掌握了技术,才让他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我18岁的儿子刚从技校毕业,明年村里搞乡村旅游综合开发,儿子所学的厨师专业就有施展空间了。全家人都忙起来,明年的日子会更红火!”图尔荪对未来信心满满。

时间:2019-12-11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