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为了偏远牧区孩子们的欢笑——“慧育中国”儿童早期养育项目造福吉木乃县贫困农牧民

本报记者/张 婷

10月2日,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加力各孜哈拉盖村,不到3岁的布丽德尔什·瓦提汗拿着积木在家访员阿依恒古丽·马金的指导下,认真拼搭着,当把最后一块积木搭建在最高点时,小布丽德尔什开心地笑了。

而在一旁看着女儿的古丽旦·哈才积极配合着老师,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在接下来的家访辅导中,小布丽德尔什能准确说出卡片中动物的名称,对形状颜色和大小把握得非常准确,互动环节的表现也很出色。

眼前的这一幕,得益于2017年4月启动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吉木乃县“慧育中国”儿童早期养育项目,这是国家在贫困地区开展的营养干预和养育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儿童早期发展试点项目,项目针对农村6个月到36个月适龄儿童进行早期的智力开发、行为干预、营养干预。项目采取幼儿家访与集体亲子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专门教材,倡导玩中学、读中学和养中学的养育理念。

“从6个月起,家访员来到我家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原先怕生害羞的小姑娘现在能热情地和人打招呼、快乐地伴着音乐唱唱跳跳。刚开始我对孩子早期教育不了解,觉得孩子怎么样都可以长大,现在通过家访员的带动,我也从中收获很多。”古丽旦说,女儿的变化让她很高兴。

“为了让早期养育达到效果,每次家访时间都不低于1个小时,活动内容包括游戏、绘画、唱歌等多种智力开发形式。刚开始我还有些信心不足,但是做着做着就喜欢上了。”阿依恒古丽说道。

每次家访时,阿依恒古丽会随身携带一个本子,里面的每一份阶段性工作总结中,都清楚地写明了她联系的家庭具体情况和每个孩子的性格特征,以及每一次家访中孩子们的表现和情感变化。

“在贫困地区,受限于区域发展水平,有些农村学龄前儿童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养育。‘慧育中国’项目试点的成效不仅关乎儿童早期成长和教育,更承载着向全国推广贫困地区养育和营养干预相结合的儿童早期干预经验。”9月29日,“慧育中国·吉木乃”项目办总督导张新喜说。

2015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慧育中国”儿童早期养育项目,采用滚动进入和退出机制,即全县农村户籍幼儿满6个月开始接受家访,直到年满36个月退出。目前,甘肃华池县、新疆吉木乃县、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西藏尼木县等7个地方已经启动了该项目。

吉木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阿勒泰地区贫困县,也是“慧育中国”项目在新疆的唯一试点县。目前,吉木乃县拥有一支60人的项目团队,致力于通过生命早期干预,促进儿童健康、认知、语言、社交感情的发展,缩小贫困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发展差距,从儿童早期发展入手,提升人力资本,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为了确保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牧区孩子“一个不少”地加入项目,每位家访员要在一周内完成最多18个孩子的家访活动,因此骑马家访、搭车家访、骑摩托家访成为了家访员的常态。

努尔古丽·吾莫尔汗是“慧育中国”项目在吉木乃县喀尔交镇的家访员,为了给牧区的孩子们送去早教课,她经常带着保温杯和馕、穿上大衣,在草场上策马奔腾、风餐露宿。

“营养包有没有按时吃?孩子有没有贫血?”每一次走进牧民家里,努尔古丽都耐心地了解孩子一周的情况,给家长传授科学喂养知识,教小朋友玩新玩具、唱儿歌。

为了到牧民家走访,努尔古丽要小心翼翼地跨过每一条小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大片沼泽。如果孩子住得比较远又遇上雨天,她就要骑马跑上两天。

努尔古丽所在的喀尔交镇,参加“慧育中国”项目的100名儿童中,大约有30个孩子要随父母赶着牛羊,在冬夏牧场间流转,而她则跟着他们做家访。

努尔古丽原本只是村级家访员,后来眼看牧区孩子居住分散、路途险远,如果小朋友们因此得不到持续的家访,早教就没有效果,她毅然放弃了稳定的生活,整整4个月,跟随当村医的丈夫深入转场牧区走访。

以前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牧民并不多,但在家访员的影响下,他们也开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从陌生到熟悉,在一次次与走访家庭的接触中,我和孩子们慢慢建立了信任和感情,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努尔古丽感谢基金会给她这样的机会,让她能接触到更多的孩子,用爱心和耐心认真地引导、教育和帮助孩子们成长。

在吉木乃县,像努尔古丽这样的家访员共有46名。

目前,吉木乃县“慧育中国”项目已服务于3乡3镇的41个行政村和兵团第十师186团的1个社区、6个连队,项目惠及儿童618人。

时间:2019-10-16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