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疆内新闻
【爱国情 奋斗者】迎着困难前进 怀着梦想出发——记乌什县前进镇国语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

□新疆日报记者/张治立

他出生时,父亲给他取名“库尔班”,希望他做一个像库尔班·吐鲁木那样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人。

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长大后成为全镇第一个大学生,致富后创办全疆第一所民办国语学校。

他叫库尔班·尼亚孜,曾荣获自治区“四好老师”“最美新疆人”等荣誉。2018年底,他被国家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更多人知道了这位新时代的“库尔班”。4月23日,他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办学,为孩子们的未来

“库尔班校长原本有一份舒适的工作,但为了家乡的孩子们,他放弃单位的工作,办学校造福一方。”4月7日,前进镇玉斯屯克和田村61岁的吾麦尔·麦麦提说。

前进镇国语小学党支部书记李永红回忆,2003年,库尔班·尼亚孜通过朋友找到她,说想自费办一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校。“我上完大学后工作、做生意都没问题,但家乡不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孩子们怎么办?”库尔班·尼亚孜说。

库尔班·尼亚孜是前进镇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198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阿克苏地区一所中专学校任教。1995年辞职做生意,几年间便成为全镇最富裕的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学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每逢巴扎日,库尔班·尼亚孜举着喇叭宣传,劝乡亲们把孩子送到国语小学。

第一批80多个7—12岁的孩子入学后,第一堂课就乱成了一锅粥。学生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老师也不明白学生在说什么。有个学生想妈妈,爬窗户跑了,老师赶紧去找,其他学生趁机也跑了。

库尔班·尼亚孜到每个学生家里与家长沟通,并承诺两周后孩子没进步,学校退还双倍学费。

■坚守,只为阻断贫困

乌什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当地在脱贫攻坚行动中持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贫穷的滋味我经历过,所以,我特别想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库尔班·尼亚孜说。

贫穷的孪生兄弟是愚昧。上世纪90年代,库尔班·尼亚孜在前进镇开药店,一位老太太带孙女来买药。库尔班·尼亚孜一看是水痘,便告诉老太太要如何治疗,谁知老太太却斥责他胡说:“我的孩子长得太漂亮了,被人嫉妒,才变成这样。”

这样的事情遇到多了,库尔班·尼亚孜自费办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了让孩子安心学习,库尔班·尼亚孜采用寄宿制办学模式。孩子们不知道拖鞋是干什么用的,第一个晚上穿着拖鞋钻进被窝。

贫穷和落后惹出来的一个个“笑话”,刺痛着库尔班·尼亚孜的心。他暗下决心,无论再难,也要把国语小学办下去。

教室不够,设施短缺,库尔班·尼亚孜找亲朋好友借钱持续投入;民办学校难以留住教师,为了稳定教师队伍,他开出的工资比一般学校高。

招聘教师,库尔班·尼亚孜坚持一条标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要高。“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如果教师发音不标准,以后改起来就难了。”他说。

■创新,只为家乡更美

亚尔买买提·亚库甫是前进镇国语小学五年级学生,和记者交流时他显得非常自信,因为他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会写书法、扭秧歌、弹古筝、打安塞腰鼓。

“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是单纯地学会一门语言,而是要和中华文化结合起来学习,要把增强‘五个认同’、增进民族团结融入到学习中。”库尔班·尼亚孜说。

从比画模仿到单字发音,从词汇练习到儿歌绕口令,从朗诵课文到看电教片,库尔班·尼亚孜带着教师们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7年,第一批入学学生参加小升初考试,参加考试的38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考入内初班,师生们抱在一起喜极而泣。在此之前,全县每年考入内初班的学生只有一两个。

这样的教学效果,让周边乡镇甚至县城的一些家长都想把孩子送来上学。2014年,乌什县将国语小学纳入民办公助教育,投入1800万元为学校建起标准化宿舍等设施。近年来,随着自治区“教育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库尔班·尼亚孜办好国语小学的信心越来越足,开拓创新的点子越来越多。

库尔班·尼亚孜请来民间艺人,教学生们扭秧歌、唱戏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新校区建成后,他打造了少年宫,从内地引进古风翘头桌椅、古筝和各种国学经典宣传画。每逢端午节、中秋节,国语小学会组织学生包粽子、吃月饼。每年寒假,学生们的一项作业就是写春联,并把写好的春联送给邻居。

去年,库尔班·尼亚孜特意到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拜访安塞腰鼓民间艺人,邀请他们到乌什县传授安塞腰鼓技艺。现在,前进镇国语小学的学生,全部学会了打安塞腰鼓。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无形中影响到家长,良好的家风、乡风、民风让前进镇变得更加美丽。这几年,每年都有乌鲁木齐等地的师范类毕业生到前进镇国语小学锻炼实习。

时间:2019-04-26    来源:新疆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