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8时30分,第二十二届水节线上双钢琴演奏音乐通过“嗨克拉玛依”新闻客户端如期直播。
在现代风格装扮的活动厅内,两架相对摆放的黑色的三角钢琴被映衬出古香古色的优雅气息。随着清丽如歌唱般的琴音从两位青年演奏家唐艺菲和唐艺畅的指尖轻盈弹出,这场令人期待已久的双钢琴音乐会拉开了序幕。
琴韵悠扬 声声悦耳
双钢琴演奏的独特之处在于两位演奏者各弹奏一部钢琴,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音响效果使,充分地展现出钢琴乐队般的音乐表现力。
唐艺菲和唐艺畅目前是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在读博士,她们选择了被誉为“世界十大难弹钢琴曲目”之一的《诺玛的回忆》作为开场。
序曲以强烈的和弦为开篇。在她们天衣无缝的合作下,这首古典钢琴曲目被华丽演绎,令在场的钢琴爱好者感受到“一个灵魂进入两个身体”的平衡与和谐。
“作者创作这首曲子的灵感来自一部歌剧。为了能演绎好它,我们先前往图书馆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然后到歌剧院观赏这部歌剧,从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感受曲子中仇恨、喜悦、愤懑、宽恕等丰富的情感。”曲毕,唐艺畅讲述了她们在台下所做的准备。
四手联弹的经典之作《匈牙利狂想曲Op.2》被接着弹奏。这首曲子以复杂装饰音作为引子,中音区则是轻快跳跃的舞曲旋律。在高音区,这首曲子呈现反复变化的特点,有时运用急速的同音反复模仿洋琴的音色,有时又是主音与属音的和声交替……随着音乐力度的逐渐加强,乐曲高潮顷刻到来,瞬时停顿后,音乐声再度响起,唐艺菲和唐艺畅以快速的八分音符演奏出奔腾的旋律。
当整场演奏接近尾声时,唐艺菲和唐艺畅还带来了一段精心准备的特别表演。只见她们时而用双手的食指轻“戳”琴键,时而又用掌面拍击一排白色琴键,同时配合着用肘部敲打黑色琴键。两位演奏者气势不凡的表现,加之奔腾不已的乐浪霎时让全场观众沉醉其中。
“这两位青年钢琴家在演奏世界典范作品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弹奏力度和幅度的强劲展示出她们深厚的功底,给人带来了强烈的震撼。”观众杨健说。
学琴之路 不言放弃
直播活动的下半场为访谈时间,唐艺菲和唐艺畅分享了她们的学琴经历。
“3岁起,我和妹妹一同开始学习钢琴和古筝。和其他学乐器的孩子一样,我们每天的
生活被反复的练习所占据,这样的生活无疑是有些枯燥的。”唐艺菲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音乐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钢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后来,我们每天的练琴时间长达8至10小时,但我们的心里并不会有任何抵触,反而感觉十分‘上瘾’。”
正是得益于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2012年,这对双胞胎姐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钢琴系。6年后,她们一起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音乐学院钢琴系攻读双钢琴硕士学位。今年6月,在取得硕士学位后,两姐妹的学琴脚步并未停歇,而是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德国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唯一一对获得博士生录取资格的双钢琴演奏家。
不仅如此,唐艺菲和唐艺畅还积极投身于钢琴教学的发展和传承,结合中、西方的教学及钢琴演奏方面的各自特点,多年来扎根教学一线。目前,她们两人分别在德国科隆三圣音乐学院担任钢琴系主任和钢琴讲师职务。
在聆听了唐艺菲和唐艺畅的学琴故事后,家长加依娜·斯拉海提说:“学习钢琴需要天赋,但更需要的是努力和坚持。希望我的孩子通过今天的音乐会能感受到两位老师身上持之以恒的精神。”
随后,现场观众和网友们提出与钢琴学习、演奏等方面相关问题,请两位青年钢琴演奏家答疑释惑。
直播间网友“晶晶姑娘”问:“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有什么区别?”唐艺菲回答:“钢琴独奏时,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乐曲中的气息和起伏,以及自身的技巧来独自处理节奏。而双钢琴演奏更具困难性和挑战性,两位弹奏者的技巧水平必须相当,触键感觉也要相似,双方的神情、韵律甚至呼吸都要达成一致才可,否则弹奏出来的音律很有可能互相‘打架’,无法将乐曲效果充分呈现。”
对于众多家长关心的培养孩子练琴习惯和克服学琴困难等问题,唐艺畅也浅谈了自己的观点。她说:“学习钢琴不应该是为了考级而学,而是应该为了建立审美标准、养成审美品位而学。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来说,发自内心地理解音乐有点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阅历的逐渐丰富,他们在练习曲目时,除了把握最基本的节奏和音准,可以试着去揣摩乐曲要抒发的情感,去体会音乐的内涵。当然,在这期间,家长也要当好孩子的引路人、陪伴者,用耐心和细心去指导孩子学会克服困难、突破瓶颈。”
“ 对于正在学琴的青少年来说,能够与钢琴演奏家近距离接触,这样的经历对他们的音乐之路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音乐艺术魅力也将感染他们的内心。”家长赵星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