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他们在这里过得越来越好
——南疆有组织转移就业人员在克拉玛依区就业脱贫的故事
朱芸

    来这里之前,他们是为养家糊口而发愁的贫困户。

    来这里之后,他们成了企业职工、个体户等,有的还买了房、买了车,让家人也来到这里过上好日子。

    在克拉玛依区务工近3年来,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变化发生的,是克拉玛依区委区政府持续扎实推进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疆内跨地区有组织转移就业和管理服务工作的作用;是各企业充分体现社会责任,帮助务工人员安心在克拉玛依工作学习生活、融入城市和社会的功劳;更是务工人员们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和为此付出努力的结果。

在这里,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考取了《焊接热切割作业证》,成为一名收入稳定的技术工人。

    干得多就挣得多

    大巴车窗外,家人的身影已被车轮扬起的尘土遮挡。

    19岁的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用怀里的布包蹭掉手背上的眼泪。布包里,只装着两件衣服和一点吃的。

    给他第三件换洗衣服的,是克拉玛依区一家油田技术服务公司。

    2017年7月,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从喀什市英吾斯坦乡裁缝村来到克拉玛依区。工作第一天,他就领到了尺码合适的红色工装。

    在公司宿舍,他对着镜子把领口正了又正、裤腰提了又提,郑重地掏出手机:“妈妈,我的工装很好看,质量特别好……”

    “好,好,那就好!”电话那头,妈妈说:“好好干活别偷懒,记住爸爸的话,‘只要努力就能换来好日子’!”

    第二天,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上岗了,岗位是油漆工。

    车间里有些闷热,工装里的背心被汗水黏在了背上;师傅示范时,他忍着腰酸目不转睛地盯着;手腕和手臂力量不稳定,他涂刷的抽油机部件上的油漆总是歪歪扭扭。

    晚上回到宿舍,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躲在被子里抹眼泪。但到了早上,他还是起得最早的那一个。

    一天,车间里赶工,负责人指着一台两米多高的抽油机问:“今天谁能把这台刷完?”

    “我能!”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立即高举右臂。

    “又是你!”负责人笑了,“你最近进步挺快,边角刷得越来越直、越来越匀了。”

    一个月后,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领到了2500元工资,是同一批8个人里最多的。

    公司领导说:“只有你拿到了全勤奖,而且从不叫苦叫累,这是你应得的。”

    站在领导办公室里,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的劳保鞋上滴满了眼泪。

    之前在老家,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靠维修手机为生,每年挣不到一万块钱。

    紧攥着手里的钱,他给领导鞠了一躬。

    第二个月,他的工资又涨了100元。领导说,这是因为他表现好,奖励他的。

    3个月后,公司领导把他调到了技术要求更高的电焊岗。2019年4月,他通过考核,取得了《焊接热切割作业证》。

    2019年9月,图尔贡·阿卜杜热依木带着存款回了老家,给家里换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又给全家人添置了新衣服。

    那晚,围坐在家里的炕上,他倒满一碗热奶茶递给爸爸,说:“谢谢你当时为我报名。在克拉玛依,干得多就挣得多。我会珍惜机会,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

在这里,热孜宛妮古丽·阿迪力和弟弟承包了一家便民菜店,买了新货车,还将父母接来生活。

    吃苦吃出甜日子

    跟着公司领导到达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时,热孜宛妮古丽·阿迪力看了下手机,才早上6时,天还黑黢黢的,可市场里已是一片热闹景象。

    “这一片卖蔬菜,前面一片卖水果,侧面几家卖副食品,你们对比好价格、新鲜程度,选几家作为进货点。”领导说。

    返回的路上,热孜宛妮古丽·阿迪力小声对弟弟阿卜杜喀哈尔·阿迪力说:“开业第一天,领导就帮我们把进货地点找好了,咱俩这几天白担心了。”

    2017年7月,热孜宛妮古丽·阿迪力和弟弟从喀什市浩罕乡来到克拉玛依区,成为一家公司的员工。

    2018年1月,他们所在的公司承接了克拉玛依区政府储备菜投放点的布点工作。1月中旬,公司领导给了参与这项工作的姐弟俩一个新机会:承包位于城南小区的便民菜店。

    看着两人犹豫的眼神,公司领导说:“先干一个月试试。行,就干下去;不行,就回来。你们的岗位,公司留着。”

    “定心丸”吃下肚,姐弟俩第一次来到即将属于自己的小店。

    走进店门,两人一阵惊喜——店里的墙面雪白、地面干净,收银台、货架已经就位,公司租给他们使用的小货车就停在店外,像是在等待两位新老板。

    第一天营业结束,姐弟俩忍着腰酸背痛算完了当天的营业额。看着计算器上的数字,热孜宛妮古丽·阿迪力拍了一下桌子,“我们好好努力,把店开下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便民店的运转逐渐规律起来——

    每天早晨6时,弟弟开车去进货;一个半小时后,姐姐到店里上货。白天,两人轮流收银,累了就去小货车上躺一会儿;晚上22时许,姐弟俩才回到政府提供的公租房休息。

    一个月后,他们给家里寄回了五千元钱。走出银行,姐弟俩面对面笑个不停,似乎忘记了满手血口子的疼。

    2019年1月,姐弟俩用赚的钱买了一辆五万余元的新货车。

    半年后,他们把父母接到克拉玛依,并在鑫辉花园租了两套房,姐姐和丈夫亚森·阿卜杜热依住一套,弟弟和父母住一套。

    2019年8月,同为从南疆到克拉玛依区的务工人员,亚森·阿卜杜热依参加了区政府举办的创业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在南湖美食街开了一家餐厅,实现了创业梦。

    “变化比梦里还要大,日子像冰糖一样甜。”说起到克拉玛依区以来的变化,热孜宛妮古丽·阿迪力说:“在这里,我做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在这里,依马穆·麦提热依穆与妻子用工作以来的积蓄买了新房,并将孩子接到克拉玛依上学。

    存钱买房安新家

    伴着世纪公园步道两侧的彩色灯光,排则莱亚·依马穆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

    “爸爸,原来你在电话里说的都是真的!”她边跳边说:“你说这里的公园逛不到头,洗手间香喷喷的,灯光比彩虹还美……还有,这里的马路干干净净,有你和妈妈的功劳!”

    那晚,是排则莱亚·依马穆来到克拉玛依区度过的第一个晚上。一个月后便是2019年的秋季入学时间,她和妹妹成了克拉玛依市第七小学的学生,弟弟则进入康乐幼儿园。

    让孩子从喀什市色满乡西坝村来到克拉玛依读书,是依马穆·麦提热依穆和妻子热孜宛古丽·比拉的梦想。

    2017年7月,夫妻俩来到克拉玛依区,成为了两名保洁员。

    一天,依马穆·麦提热依穆买了两包鲜奶回到政府安排的公租房。

    “你真‘大方’。”妻子喝着奶茶埋怨道:“前些天都是清茶泡馕,今天‘超支’了。”

    依马穆·麦提热依穆明白,妻子“小气”是为了早些圆梦。

    在老家时,只上过小学的依马穆·麦提热依穆很早就在理发店当学徒,妻子学历也不高,无法在学习上给孩子更多帮助。

    得知政府有转移劳动力的政策后,依马穆·麦提热依穆第一时间找到村干部,为自己和妻子报了名。

    落脚在克拉玛依后,当上保洁员的两人格外卖力。

    夏天,日头把脸晒得生疼,依马穆·麦提热依穆抹把汗、喝口水接着扫地;冬天下雪,天不亮就要出门扫雪,热孜宛古丽·比拉的脚冻透了,后背却渗出了汗。

    工闲时,两人不舍得逛商场、下馆子,而是把世纪公园、九龙潭这些免费景点逛了一遍又一遍。

    在每天一通的电话里,他们把克拉玛依的样子细细说给孩子们听,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爸爸妈妈很快就接你们来克拉玛依读书”。

    2019年7月,夫妻俩取出了两年来存下的8万元钱,又向亲戚借了一些,在克拉玛依区教育小区买了一套66平方米的房子,然后用剩下的4万元存款将毛坯房装修成了漂亮的新居。

    欧式墙纸铺上了,印花地毯买来了,大气的雕花碗橱也摆好了。

    新家全部搞定的那天,依马穆·麦提热依穆在电话里激动地哽咽了:“爸爸妈妈下个月就回去接你们,以后你们就能在这座漂亮、文明的城市里读书!”

    在克拉玛依区,像这样因转移就业政策不但实现了脱贫、而且过上好日子的有组织转移就业人员,还有很多很多。凭借着克拉玛依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提供岗位企业的关爱和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他们在克拉玛依的生活一定会越过越幸福。

    (摄影 努尔买买提·艾山)

时间:2020-03-30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