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上下欲同者胜 同舟共济者赢
——记我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燕和她的团队
姜蕾 王园媛

本报通讯员 王园媛 摄 陈燕在电脑前查看患者的体温等相关数据。

    2月16日8时30分,陈燕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查看中心医院新入院及原有危重患者前几个小时的病情进展情况。

    自1月23日抗疫以来,作为我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燕已和同事们在新冠肺炎抗疫最前线连续工作了二十多天。

    陈燕感慨地说,在这二十多天的奋战中,她深切地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伟大。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月27日晚,听说医院要在8小时之内,将内科楼住院病房全部规划成为医学观察二病区时,陈燕的第一个念头是:这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该院内科楼总共5层,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就占了3层楼。而了解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人都知道,该科室是全院急危重症病人最多的病区,搬迁过程中如何确保患者的安全?

    但医学观察二病区的设立刻不容缓,面对这一急难险重任务,整个中心医院都动起来了!

    内科楼各科室先将病区搬迁的情况告知原有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接下来,各科室开始动员一些病情较轻的患者出院,并为他们办理出院手续;然后,转移当前无法出院的患者并完成病区的清洁消毒工作。

    这一系列行动中,最让陈燕他们头痛的就是原有住院患者的转移。

    陈燕介绍说,其中有4人病情较重,他们所使用的呼吸机治疗不能中断。在挪动他们时,必须有6名医护人员全程护送。另外,转移期间,治疗也不能停止。

    为了确保转运过程中呼吸机的正常运作,该院医学装备科工程师黄弘琛主动请缨,和另外几位医护人员安全地将4名危重患者成功转移。

    从27日晚22时到次日凌晨6时,仅仅用了8个小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完成了原有危重患者的转移和医学观察病区的设立。

    “上下欲同者胜,同舟共济者赢。这一仗,让我看到了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强大的凝聚力和‘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行动力。”陈燕说,更难能可贵的是,该院的“白衣战士”没有一人有怨言。

    “秒回”的“请战”

    1月28日6时,医学观察二病区正式设立,当天就开始收治经过发热门诊初筛以及医学观察一病区诊治判定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

    然而,随着患者的增加,医护人员严重不足。陈燕将这一问题反映给医院后,1月29日上午,该院就在“钉钉”工作群中,向其他科室发布了“紧急招募志愿者”的通知。

    几乎是瞬间,这条通知下面就挤满了该院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的回复——

    “我随时可以去需要的护理区帮忙。”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孙小丽积极响应。

    “我报名!在疫情面前,没有内外科之分,也没有临床非临床之分。”该院健康管理中心护士长王红敏回应。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自愿加入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和已经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并肩作战!”该院团委工作人员李辰浩回复。

    ……

    看着一条条几乎是“秒回”的“请战”,陈燕和科室其他医护人员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这些志愿者中,有年过5旬的老护理人员,也有参加工作没几年的90后,但在这个特殊时刻,他们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重和敬佩。”陈燕感动地说。

    最美的“逆行者”

    志愿者带给陈燕的感动远不止这些。

    2月4日凌晨,按照自治区防控指挥部要求迅速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通知要求,该院须当天就要选派8名素质高、业务好的医护人员前往武汉。

    当日凌晨4时,该院向全院医护人员发布了“征集令”,要求自愿出征的人先向科室负责人报名。

    陈燕看着科室医护人员提交的一封封“请战书”,心里百感交集、左右为难。

    作为一名医生,她非常清楚,那一刻,大家都迫切地想要到抗疫的最前线去贡献自己的力量。但科室即使有了志愿者的帮忙,人手也一直不足。

    然而,陈燕也明白,作为抗疫最前线的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必须要有人前往,必须在支援团队中发挥专业力量。

    权衡再三,陈燕最终同意R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孔玉艳和RICU护士梁文静代表该科室出征。

    从凌晨4时到清晨8时,短短4小时内,该院8名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就全部就位,当天下午便踏上了征程。

    “明知去的是‘战场’,他们却毫不迟疑地奔赴,他们无愧于‘最美逆行者’这一称号。”陈燕说,在疫情面前,正是他们的挺身而出,才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时间:2020-02-2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