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网
新闻 > 本地新闻
小推车推出大爱心
——我市志愿者为全市居家休息群众服务的故事
蔡晓青 张晶 景璐 郭雪梅 刘哲

    2月11日21时30分,一辆载着几大包蔬菜的小推车发出的“哐当”声,让空寂的园林小区瞬间有了些生气。

    推着小推车的张涛已经记不清这是当天自己给第几户居民送果蔬了。此时,克拉玛依室外温度零下十几摄氏度,依旧让人觉得寒冷,但他的棉衣里面却早已被汗水打湿。

    张涛是园林小区党员突击队的一员。自2月4日我市实施全市居民统一居家休息的疫情防控措施后,他自愿成为了一名社区服务志愿者。

    志愿者每天的工作是“一进一出”,进是为小区居民送去各种生活必需品,出是收集每户居民的垃圾。工作看似简单,却都少不了一辆小推车。

    截至目前,我市居民统一居家休息已有18天。18天里,活跃在各社区的那一辆辆小推车、那一抹抹鲜亮的“志愿红”,让千家万户心手相牵,共同编织出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控网。

    “我要报名!”

    与张涛第一时间便成功加入党员突击队不同,退伍军人宫敏为了能当上志愿者,每天给所住的祥和苑社区党支部书记肖帆打十余个电话。

    由于志愿者要离家统一住宿,祥和苑社区可提供给志愿者的住宿条件有限,社区志愿者一直是满额状态。

    宫敏的电话连着打了3天,2月8日,社区志愿者岗位调整,终于腾出了一个位置,肖帆第一时间通知了宫敏。

    为了让全市统一居家休息的群众能吃上热腾腾的一日三餐,为了让居民家里能持续保持干净整洁,为了让长期服药的患者常用药不断顿,为了让婴幼儿能吃上奶粉,更为了让千家万户能平稳踏实地度过这一段特殊时期,市委发出号召,要在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突击队。招募信息发出的第一天,全市11.7万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网上亮出身份、主动请战。

    随后,一场以疫情为令的志愿者集结号吹响了:全市团组织、广大团员行动起来,广大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加入到防控一线;市党群服务中心也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面向全市招募先锋志愿者,充实社区一线的服务力量——

    李镇檑是我市团区委公开招募的一名青年志愿者。他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一直就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得知招募青年志愿者时,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天山社区联户长阿曼古丽·吐尔逊今年61岁,在居民微信群看到社区志愿者的招募通知后也要报名。社区居委会主任劝她,志愿者的工作交给年轻人干。但阿曼古丽·吐尔逊不听。她说,自己一个人住,当志愿者居住方便,她身体还好,肯定能送菜。

    党员郑静原本结束了在红文苑社区工作队的驻村工作,但疫情发生后,她主动以志愿者的身份重返社区。她说,让社区给她安排中午休息时间的班和晚上的班,这样其他人中午可以休息一下,晚上也少受点冻;

    ……

    2月8日凌晨1时04分,宫敏躺在床上发了一条朋友圈后秒睡。

    宫敏在朋友圈这样写道:“第一天的防疫工作热血沸腾,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我倍感珍惜,向坚持在防疫一线的工作者们致敬!”

    “我们习惯了!”

    “哐当、哐当、哐当……”2月20日晚上11时左右,一阵超市手推车特有的声音在单元楼下响起,楼里的居民不仅不嫌弃,心里还有些期待:“志愿者来了,来给我们送东西了!”

    果然,不一会儿,志愿者贾杭莹就提着大包小包出现在居民家门口,将大家早上订购的蔬菜、肉、水果等物资悉数送到。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南湖社区发生着。  

    南湖社区居民人数超过六千,共有243个单元,是我市居住人口最多的社区之一。全市居民居家休息期间,居民生活物资的购买和运送全部由社区四十多位工作人员、志愿者承担。  

    起初,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用手拎的方式为居民送货,但由于社区占地面积广,居民所需的生活物资多,单靠手拎送货效率太低,于是,他们从社区超市借来的购物推车成了送货的“好帮手”。  

    然而,刚开始时,这个“好帮手”并不“友好”。贾杭莹说,第一次用推车送货时挺费劲的,车上货物重,车的方向又难把控,每次送完货都是一身汗,胳膊肩膀酸疼好几天,“不过,现在好了,已经习惯了。”  

    这一句“习惯了”的背后,其实是志愿者们无私付出的大爱。 

    记得有一次,贾杭莹为家在6楼的居民送生活物资,没有电梯,她只能拎着一大堆物资一层层爬楼梯,“我平时爱锻炼,本以为自己爬6楼没什么,但没想到那次给居民送完货再下到一楼时,我腿都软了!”贾杭莹说。      但是,和其他志愿者一样,贾杭莹从未抱怨过,东西太重就多跑几趟,推车不够就用筐子拉。2月19日,贾杭莹送了一百多个馕、几大袋羊肉,“挺有成就感的,居民说的每一句谢谢,都让我无比温暖。”

    宫敏是一位私营业主,经营一家汽车服务公司。作为志愿者上岗后,他负责4栋楼三百多户居民的生活物资运送、垃圾收集和楼道消毒,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比他当老板可累多了。

    宫敏是祥和苑社区志愿者里最有力气的,每次提上十几公斤的菜肉蛋奶,一路小跑就上了6楼。后来,一位居民捐献了一辆婴儿车,他就拿婴儿车当小推车使,送货效率又提高不少。

    祥和苑小区16栋3单元的朱秀莲今年73岁,儿女不在身边,自己单独居住,这很让宫敏牵挂。送菜收垃圾几次下来接触多了,宫敏就习惯了隔三岔五给老人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2月11日,老人的手机突然打不通了,宫敏担心地一路小跑去了老人家,原来是老人的手机坏了。“别急,朱阿姨,我想办法给你修。”宫敏立刻开始在社区群里求助,最终找到一位会修手机的居民。在他的远程指导下,宫敏帮老人修好了手机。

    转眼过去了12天,虽然每天工作时间很长,也很累,但宫敏觉得特别充实,他时常打趣自己:习惯了现在的生活,等疫情结束了,他会不会不习惯当老板的日子呢?

    “我好心疼他!”

    “小李子每次来送药,都会细心地跟我说一遍药怎么吃,还会问我家里缺什么,还有什么需要帮忙买的。看他喘着气说这些,我好心疼他!”北斗社区居民朱德运老人感动地说。

    朱德运口中的“小李子”,就是李镇檑。

    李镇檑考取过中级中医师资格证,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他主动请缨加入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医疗组,为社区居民采购、送药品。

    由于社区条件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手推车,当药品需求量过大时,李镇檑想了很多办法:把外衣换成口袋多的,方便装药;他还找来好几个篮子用来提药;把自己车的后备箱变成了大药箱。

    2月15日中午,李镇檑把购买的药品挨家挨户送完后刚回到社区,就听说一位老人的降压药没了,他二话没说直奔医院。正开着药,李镇檑差点晕过去。医生给他做了检查。连日来早出晚归导致的疲劳让他血糖不稳,李镇檑喝下医生给的糖水,又赶回社区给老人送药。

    阿曼古丽·吐尔逊最初萌发当志愿者的愿望,正是透过窗户看到了在小区忙碌的“小推车”。

    阿曼古丽·吐尔逊是联户长,她清楚,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每人要负责服务的居民少则六七十户,多则上百户,虽然自己岁数大,但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啊!  

    阿曼古丽·吐尔逊对社区主任说:“咱们小区不是有推车吗?我趴在窗户上看到别人用过,东西实在提不动了,我就用推车。”

    社区居委会主任看劝说不成,只能同意了阿曼古丽·吐尔逊要当志愿者的请求。阿曼古丽·吐尔逊承担起天山社区34、35栋64户居民的收垃圾、送蔬菜任务。

    真的做了志愿者,阿曼古丽·吐尔逊一次也没有用过小推车。她知道,整个社区只有一辆小推车,那么多居民需要志愿者服务。自己家离得近,邻居们也年龄大了,没有特别多的需求,自己手拎着收垃圾、送蔬菜就足够了。

    每天吃完早饭,阿曼古丽·吐尔逊就会端上一杯温开水,吞下几粒常年服用的糖尿病、高血压药后,再穿上衣服,带好口罩轻轻锁上家门,开始一户户敲门收垃圾。

    一趟垃圾收回来,阿曼古丽·吐尔逊的手指就会被勒得又红又肿,好一会才能缓过来。可这点困难在阿曼古丽·吐尔逊每天飙升的幸福指数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以前自己在家,也没人说话。现在每天敲开64户居民家,能收到64份感谢和关心,心里甜滋滋的,我都担心血糖要上升了。”阿曼古丽·吐尔逊开玩笑说。

    如今,在社区、街道,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志愿者成千上万,疫情不退,志愿者的故事就会继续……

    在这场特殊的战役里,他们是一支特殊的战斗力量,他们在大家需要帮助时出现,他们用手中的“小推车”,运送着保障全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必需物资,传递着爱与善、光与热,更诠释着人间大爱!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面旗帜,都是抗“疫”斗士。这抹鲜亮的“志愿红”,正向我们昭示胜利的曙光:冬天的阴霾终将驱散,明媚的春天必会来临!

 

时间:2020-02-21    来源:克拉玛依日报
返回
Copyright © www.kelamayi.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克拉玛依网 版权所有